(
课件网)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导入新课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药学奖 那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又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学习目标 1.把握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能根据消息的结构特点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重点) 2. 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方面的主要特点。(难点) 3.了解诺贝尔奖,体会诺贝尔奖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培养科学精神。(重点) 基础知 识积累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深入研讨 领悟主旨 写法借鉴 学以致用 闯关大挑战 第一关 基础知识积累 知 识 链 接 诺贝尔奖的设立源于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嘱。他因发明炸药积累巨额财富,但希望其遗产能用于奖励造福人类的人士。1895年11月27日,诺贝尔在遗嘱中明确表示将其遗产的大部分(3100万瑞典克朗,约占其总资产的94%)作为基金,设立五大奖项。1900年诺贝尔基金会成立, 1901年12月10日 (诺贝尔逝世五周年纪念日)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知 识 链 接 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他一生拥有 355 项专利发明,并在多个国家开设了约 100 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1895 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 5份,设立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及和平奖 5 种奖金(1969 年瑞典银行增设经济学奖),授子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造元素锘(Nobelium)以诺贝尔命名。 知 识 链 接 新闻六要素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标题 导语 主体 背景 结语 标题———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 背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新闻结尾(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知 识 链 接 字词学习 第二关 初读文章 整体感知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思考:电头交代了什么? 交代了通讯社的名称、发电的时间和地点。 在主体部分,一一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主要成就,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表现了新闻事实准确、翔实的特点 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诺贝尔奖的来历及其具体分类和获奖条件一级事件的人物、时间、事件,总括了新闻的内容,简洁明了。 文章第二段交代了哪些信息? 有什么作用? 语段中一一列举了当年诺贝尔奖的各个门类的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得的奖项以及他们所做出的贡献。充分体现了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和翔实性。 文章第三段交代了哪些信息? 有什么作用? 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使所报道的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读者了解和掌握。 第三关 深入研讨 领悟主旨 本文结尾部分是补叙,这样写法有什么好处? 语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主旨归纳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回顾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评议、获奖与颁奖情况,激发人类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导语: 颁奖概况(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 主体 介绍获奖人员 明确颁奖程序 背景 资金来源 资金管理与获奖评议 第四关 写法借鉴 学以致用 1. 报道及时,语言客观、准确。 这则新闻是在诺贝尔奖颁发的当天进行的报道,可见报道及时。语言客观、准确体现在用词经典上,如第①段导语中的“今天首次”,第②段中阐述每一位获奖者的成就时用的“发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