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历史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08039
2025-2026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中国共产党诞生 课件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980563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张
2025-2026部
,
编版
,
八年级
,
历史
,
上册
,
12课
(
课件网
)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八年级上 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全国工人运动等基本史实。 2.学会运用历史图文资料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材料研读,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3.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历史的必然,理解伟大的建党精神。 学习目标 1.近代以来,中国各阶层为救国救民作了哪些努力?结果如何?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洋务派 资产阶级改良派 资产阶级革命派 失败 失败 失败 失败 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 太平天国运动 五四运动前,在中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人很少,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1848年,由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第一次系统而完整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趋势,阐明了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设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今天,它已被翻译为200多种语言,成为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政治文献之一。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背景 (1)先驱:李大钊 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1920年3月,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李大钊在中国第一次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背景 人物扫描 李大钊(1889—1927),直隶乐(lào)亭人。早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开始研究社会主义思潮。1918年,接连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俄国十月革命。他盛赞十月革命“是世界革命的新纪元,是人类觉醒的新纪元”,热烈欢呼“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李大钊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 ◎李大钊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①建立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会 1920年3月,李大钊,北京,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0年5月,陈独秀,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部分会员 ②知识分子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 组织工会 长辛店劳动补习所旧址 工字上面一横是天,下面一横是地,中间那根柱子就是我们工人 顶天立地啊!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传播方式 3.与工人运动结合 世界上是些什么人最有用最贵重呢?必有一班糊涂人说皇帝最有用最贵重,或是说做官的读书的最有用最贵重。我以为他们说错了,我以为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 ———陈独秀《劳动者底觉悟———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演说》(1920年) 原因: 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革命力量的转变———从依赖上层精英转向依靠人民群众。群众运动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证明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变革的根本力量,颠覆了旧式革命依赖权贵的局限性。 材料研读 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 ———《吴玉章回忆录》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与工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第8课 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025-09-18)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025-09-18)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教学课件)(共24张PPT+视频)—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共24页)(2025-09-18)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025-09-18)
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教学课件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