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08459

第17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课件(共29张PPT+视频)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770717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7课,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课件,29张
  • cover
(课件网) 第19课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 候课任务 阅读课本P93-P96页,找出下列信息 1、七七事变的时间、地点、影响? 2、保卫北平、天津的抗日将领代表? 2、第二次国共合作,发表国共合作宣言的意义? 3、淞沪会战的时间、地点、抗日将领代表、代表战役、意义? 4、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地点、启示? 学习目标 识记七七事变的史实,理解第二次国共合作及国共合作宣言的发表; 知道淞沪会战,识记南京大屠杀的史实; 认识日本侵华的罪行,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 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 他是谁?为何下跪? 2005年5月19日上午, 一位来自日本的老人,在 卢沟桥桥面上双膝跪下, 面向西南,默然垂首。 他是91岁的日本侵华老 兵本多立太郎。他以下跪 的方式,为自己在侵华战争中的罪行向中国人民谢罪。 一、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时间 地点 发动者 主要抗击人物 经过 结果 影响 1937年7月7日晚 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 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 日本 佟麟阁、赵登禹 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7月底,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北平卢沟桥 材料一:1937年6月,东京军政界消息灵通人士中之间,就盛传:“七夕晚上,华北将重演柳条沟一样的事件。” ———日·《今井武夫回忆录》 材料二:在演习中失踪的日本士兵叫志村菊次郎,秋田县人。据考证,事变后被送回家乡。1941年,再次入伍。 思考:日本士兵失踪是真实的原因吗? 预谋已久 纯属借口 日本控制的伪蒙军 日本控制区 国民党29军 日军重兵占据 (卢沟桥战略位置重要) 卢沟桥 平 汉 铁 路 日军为何要进攻卢沟桥? 切断平汉铁路,企图控制北平。 一群将士的坚守 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 日军攻陷北平 日军劫掠故宫文物 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毛泽东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 人民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抗战救国! 海外华侨:捐资捐物支援祖国抗战。 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对日政策如何? 材料一: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蒋介石7月17日庐山谈话 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 国民党决心抗日 国 共 表明抗战立场,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颁布《国共合作宣言》 第二次国共合作 意义: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军队改编 工农红军主力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总指挥:朱德 副总指挥:彭德怀 南方八省游击队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军长 :叶 挺 副军长:项英 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 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 新四军召开抗日誓师大会 从此,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各党派、各民族、各阶层都积极投入到这场波澜壮阔、史无前例的抗战洪流中。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表现 合作方式:党外合作,保持独立性,坚持党对武装力量的领导。 回顾历史,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 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国共两党表明抗战立场 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加快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步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易错辨析 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抗日民族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