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2.2.1 有理数的乘法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 第2课时 人教版(2024) 七年级 上册 学习目标 1.全面深入理解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够准确用字母表示这些运算律 2.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显著提高运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重难点 重点: 1.透彻理解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2.熟练掌握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难点: 1.灵活巧妙地运用乘法运算律,根据具体题目选择合适的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在有理数运算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处理含有负数和分数的式子时,避免出现运算错误 新课导入 复习回顾 1.计算(1)(-15)+(-5) (2)4+( -16) (3)0+( -25) 2.计算(1)(-32)+3 (2)(-17)-(-1) (3) 0-( -5) (4) 6 + (-6) 3.计算19-(-18)+(-17)-(-35) 新课导入 复习回顾 4.(1)(-1)×(-2)×(-3)×4 (2)(-2)×3×(-4)×(-5) 5.计算(1)(-2)×3 (2)(-4)×(-5) (3)(-3)×(-2)×(-1) 新课导入 情境引入 某商店进了一批商品,每件商品的进价为 5 元,第一天卖出 3 件,第二天卖出 4 件,第三天卖出 5 件。问这三天卖这种商品的总利润是多少(假设每件商品的利润相同,设为 2 元)? 方法一:先分别算出每天的利润,再相加 第一天利润为 2×3 = 6 元,第二天利润为 2×4 = 8 元,第三天利润为 2×5 = 10 元,总利润为 6 + 8 + 10 = 24 元。 新课导入 情境引入 方法二: 先算出三天总共卖出的商品数量为 3 + 4 + 5 = 12 件,再用每件的利润乘以总件数,即 2×(3 + 4 + 5) = 2×12 = 24 元 思考:这两种方法的结果相同,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数学规律呢? 新课讲授 探究1.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 问题1.学校组织植树活动,七年级有 4 个班,每班植树 20 棵,八年级有 5 个班,每班植树 15 棵。问七、八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1.请同学们计算问题中的结果 2.分别算出七年级和八年级植树的棵数再相加 4×20 + 5×15 = 80 + 75 = 155 棵 新课讲授 问题2.计算下列两组式子: 3×(-5) = ,(-5)×3 = (-2)×(-4) = ,(-4)×(-2) = 思考1.观察这两组式子的因数和积从这两组式子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总结规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 b = b a ab=ba 新课讲授 探究2:有理数乘法的结合律 问题2.计算下列两组式子: [(- 2)×3]×(-4) 与 (-2)×[3×(-4)] 思考1.观察这两组式子的计算过程和结果,思考其中的规律,进行小组讨论 总结: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ab) c = a (bc) 新课讲授 探究3:有理数乘法的分配律 1.计算下列两组式子: (1)2×(3 + (-5))与2×3 + 2×(-5) (2)(-3)×(4 - 6)与(-3)×4 - (-3)×6 思考1.观察这两组式子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总结: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新课讲授 例 1:计算 (-8)×(-5)×(-0.125) 解:(-8)×(-5)×(-0.125) = (-8)×(-0.125)×(-5) = 1×(-5) = - 5 新课讲授 例 2:计算 解:原式= =4+(-3)-(-2) =4-3+2 =3 新课讲授 例 3:计算 (-4)×57 + (-4)×43 解:(-4)×57 + (-4)×43 = (-4)×(57 + 43) =- 400 针对训练 1.计算(1) (-25)×31×(-4) (2)(-11)×(-25)×(-4) 2.计算 (1)56×101 (-39)×51 新课讲授 练一练 3.已知 a = -3,b = 4,c = -5,求 a×(b + c) - a×b - a×c 的值 4.某水果店购进苹果和香蕉,苹果每千克进价为 3 元,共进了 25 千克;香蕉每千克进价为 2 元,共进了 30 千克。若将苹果以每千克 4 元卖出,香蕉以每千克 3 元卖出,求该水果店这次进货的总利润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 有理数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