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经典作品四大名著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与哲理。下列描述的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 A.《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 B.《水浒传》中张顺在城门引爆炸药 C.《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用炼丹炉炼丹 D.《红楼梦》中“万艳同杯”酒的制作过程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饱和溶液升高温度一定变为不饱和溶液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 D.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4.人类的呼吸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氧气具有助燃性,是一种重要燃料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C.二氧化碳是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 D.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5.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 A.铜粉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停止加热后,不能立即读取数据 C.将装置中的铜粉换成木炭粉,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D.反应结束后消耗氧气的体积大约是反应前装置内空气总体积的四分之一 6.如图是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和②中硫燃烧生成的产物不同 B.装置①和②中的实验现象不同 C.装置③中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D.能将底部的水换成细沙的是装置③ 7.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②尽量贴近地面逃离,寻找安全出口 ③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④跳楼 ⑤打湿床单,披在身上 ⑥携带贵重物品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⑤ 8.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森林失火时,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C.做饭时,燃气灶火焰出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可调小灶具进风口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若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灭 9.硒元素具有抗衰老、抑制癌细胞的功效。如图是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g B.②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③④表示的均是阳离子 D.①③属于同种元素 10.葡萄皮上的“白霜”是葡萄自身分泌的物质,其主要成分之一为齐墩果酸(C30H48O3),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是葡萄的“天然卫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齐墩果酸由30个碳原子、48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 B.齐墩果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齐墩果酸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CO2 D.可以用水洗净葡萄表面的“白霜” 11.大量排放的CO2造成了碳循环的失衡,导致大气温室效应加剧,修复大气中CO2含量的平衡必定要“降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大规模开采和利用化石燃料,会导致大气中CO2含量持续升高 B.将CO2压入地下实现碳封存,CO2分子间隔变小、运动停止 C.CO2被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CO2分子变成了其他分子 D.江河湖海的水体吸收CO2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12.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错误的是 ( ) 二、填空题(共35分) 13.(5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甲烷分子: ;(2)氖气: ;(3)三个氮原子: ; (4)五个铵根离子: ;(5)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 14.(8分)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下列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填字母)。 A.面粉 B.白糖 C.豆油 (2)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1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有以下步骤:a.称量及量取,b.计算,c.溶解,d.装瓶贴标签,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 (3)下列有关说法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