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单元 控制燃烧 第一节 燃烧与灭火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1.利用红磷和白磷进行燃烧条件探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a处物质为白磷 B.红磷的着火点高于80 ℃ C.a、b两处对比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D.c处通入氧气白磷能燃烧 2.用如图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隔绝氧气 B.该实验只能探究燃烧的一个条件 C.倒置后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实验中红磷始终不燃烧 3.如图,在一个厚玻璃筒内放一小团浸有少量乙醚(C4H10O)的棉花,快速压下活塞时,棉花燃烧起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空气被压缩,构成空气的微粒之间的空隙变小 B.乙醚燃烧说明筒内的温度达到乙醚的着火点 C.装置要求气密性好,防止做功产生的热量散失 D.乙醚先燃烧再引燃棉花,说明乙醚的着火点比棉花高 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实验中测得试管②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 A.持续加热水,试管①中红磷可以燃烧 B.实验过程中试管②中气球先变小后变大 C.通过试管①和②对比得出燃烧需要氧气 D.试管②中白磷熄灭后仍有氧气,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达到一定浓度 5.下列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 A.汽油要密封保存———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B.煤粉比煤块燃烧更旺———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制糖工业中用活性炭来脱色以制白糖———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D.吹灭蜡烛———隔绝了氧气 6.下列灭火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 ①炒菜时,锅里的油起火应采取的最佳灭火措施是泼水;②秸秆、柴草着火,用水泼灭;③熄灭酒精灯最好用嘴吹灭;④电器着火,最先应当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⑤汽油着火,应该立即用水浇灭;⑥洒在实验桌上的酒精着火,应用湿抹布盖灭。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③⑤ 7.为探究燃烧的条件,利用可调节温度的电炉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氯化钠不是可燃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当温度为60 ℃时,只有①处白磷燃烧 B.为控制变量,①②③④处所取白磷、红磷、氯化钠的质量应相等 C.当温度为260 ℃时,②处红磷燃烧、③处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D.当温度升至500 ℃时,④处氯化钠可能燃烧 8.为进一步探究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小明同学将铜丝网放置在蜡烛火焰中上部,发现铜丝网下方蜡烛正常燃烧,上方没有火焰,如图所示。请分析铜丝网上方没有火焰的原因是 ( ) A.铜丝网隔绝氧气或空气 B.铜丝网上方没有石蜡蒸气等可燃物 C.铜丝网散热,其上方温度没有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灭火就是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9.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a处通入氧气,管①中白磷未燃烧,b处通入氧气,管②中白磷燃烧(已知NaOH溶液能吸收五氧化二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料带起隔离作用 B.实验推知燃烧只需要氧气 C.实验推知白磷着火点(T)的范围:20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