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0833

5.13.1血液、血管和心脏(课件)2025-2026学年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共30张PPT)

日期:2025-09-2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584213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5.13.1,苏教版,30张,上册,生物,八年级
  • cover
(课件网) 通过观察与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等思维能力,提高实验实践能力。(科学思维) 通过自主学习、观察和讨论活动,说出血液的组成及各个成分的功能,并依此会解读血常规化验单。(生命观念) 通过血常规化验单的解读和分析,学会关注自身身体的健康意识。(社会责任) 01 02 03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去医院采血经验,通过采集和测定血样,可以了解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等信息。 血液分层实验 血液的分层现象 血浆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 (白色) 抽取人的新鲜血液10毫升,放入盛有少量柠檬酸钠溶液(防止血液凝固)的试管里,静置一段时间。 (淡黄色、半透明) (红色、不透明) 血浆:约占血液总量的55%。 血浆的成分 含量 水 91.5% 蛋白质 7% 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等 1.5% 血浆的主要功能: 1.运载血细胞 2.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观 察 目标: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器材:人血涂片、显微镜等。 步骤: 1.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图片。 2.对照图13-2,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比较它们的形态和数量。 说明:血小板非常小,在光学显微镜 下不易观察到。 讨论:人血涂片中哪种血细胞数量最多?各种血细胞的形态分别有什么特征? 红细胞,数量最多,没有细胞核,成两面凹的圆盘状 白细胞,数量较少,体积最大,有细胞核。 血小板,体积最小,光学显微镜无法观察。 血浆 血液成分 功能 红细胞 血红蛋白 白细胞 血小板 运输氧气 含铁的蛋白质,易于与氧气结合,也易于与氧气分离 吞噬细菌 加速血液凝固,促进止血 讨 论 目标: 理解血常规化验报告单中数值的意义,关注身体健康。 素材: 血常规化验是身体健康状况判断和疾病诊断的辅助手段,化验项目主要有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等。 图13—3是一份血常规化验报告单(部分),包括化验的项目、结果、参考范围和单位等。要特别注意红色方框内的箭头指向,它们表示对应项目的结果不在参考范围内,箭头向上表示数值高于参考范围上限,箭头向下表示数值低于参考范围下限。 学习与讨论: 分析报告单中的数值偏差,说明身体出现了哪些问题? 血液成分 参考范围 结果 出现的问题 红细胞 3.50~5.50×1012/L ↓ 血红蛋白 110.00~160.00g/L ↓ 白细胞 5.00~12.00×109/L ↑ 血小板 125.00~350.00×109/L ↓ 贫血 缺铁性贫血 有炎症 凝血障碍 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 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 分布: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功能: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分去的血管。 用手指按在手腕部桡骨的内侧会感到搏动,这就是桡动脉在搏动。 特点: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流速度慢,管 腔大。静脉瓣可防止血液倒流。 分布:有些位置较深,有些位置较浅,在表面 可以看到,如手臂上的“青筋。 功能: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 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特点:管壁极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径 小,几乎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 度最慢。 分布: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功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观 察 目标:描述心脏的外形,识别心脏的内部结构 器材:哺乳动物的心脏模型。 步骤: 结合模式图(图13—6)观察哺乳动物的心脏模型,从外部识别心脏的形态,以及与心脏相连的主要血管。 打开心脏模型,观察心脏的内部结构。先比较两个心室侧壁的厚薄再观察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 讨论: 哺乳动物的心脏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心脏各部分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心房、心室分别与哪些血管相连接? 上房下室,左右相反,同侧房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