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911

苏武传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9552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苏武
  • cover
课件21张PPT。苏武传班固知识与能力: ⒈了解班固的生平和《汉书》的撰写体例 。 ⒉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过程与方法: ⒈分析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⒉探讨苏武的反抗方式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理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的真正内涵。? 重点: ⒈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知识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分析课文如何通过对比手法塑造人物形象。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阅读法、对话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预习题 查阅资料,了解班固的生平和《汉书》的撰写体例,完成下页《汉书》与《史记》对比的练习。 认真预习课文,熟读理解文意。 「苏武牧羊」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汉书 苏武传》载: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贵族多方威胁诱降未遂,又将他迁至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苏武坚持十九年不屈。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因匈奴与汉和好,方被遣回朝,官典属国。决不背叛祖国的气节,流芳百世,传唱千古。       苏武传学生简介作者: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郡人马续续成的。 班固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模仿《史记》,但略有变更。全书有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起自汉高祖,止于王莽,记西汉一代二百三十年间史实。《汉书》评价历史人物往往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标准,如对陈涉、项羽加以贬抑,即是显例。历来《汉书》与《史记》并称,史学家刘知几说《汉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史通·六家》),则是其特色。 《汉书》与《史记》对比: 《汉书》 《史记》体裁 时间跨度 体例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3000多年230年左右本纪、列传、世家、书、表纪、表、志、传自读解疑学生阅读课文及注释疏通大意,有疑问处做好记号。 师生共同解疑。 分组查找归纳文中出现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补充整理文言知识点。 教师给出重要句子翻译,提问学生翻译,指导学生准确翻译句子。 【通假字】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女:通“汝”,你。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收藏。 ????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显现。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通“祀”,祭祀。 ????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 ? 决:通“诀”,诀别。 ???? 【古今异义】 ????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