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玉兔送吉祥》教学设计 课题 《玉兔送吉祥》 单元 二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以“玉兔送吉祥”为主题,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月兔”与“兔儿爷”形象,通过泥塑等手工活动,制作一个具有吉祥寓意的兔玩具。教材融合了民俗知识、艺术欣赏与动手实践,体现了美术学科“文化传承与创意表达”的教育价值。本课也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学生接触传统民间艺术与立体造型的重要一课。通过本课,学生不仅能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与民俗符号,还能在动手实践中提升造型能力、审美能力与创造力,是连接文化认知与艺术表达的重要桥梁。 4.文化理解:通过了解“玉兔”“兔儿爷”的民俗背景,理解“吉祥”文化在生活中的意义,愿意用艺术表达美好祝愿。 学情分析 本课适用于小学二年级学生。该年龄段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对动物、节日、神话等内容兴趣浓厚;手部精细动作正在发展,能完成简单的捏、搓、压等泥塑基本技法;表达能力尚在发展,需借助图像、实物、故事等方式辅助理解。二年级的学生已有基础能力包括:已具备一定的色彩与形状感知能力;在一年级已接触过简单的泥塑或纸工活动;对“兔子”形象有生活经验,但对“兔儿爷”文化背景了解较少;对“吉祥”寓意有初步感知,但缺乏系统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在了解并掌握传统文化寓意的情况下进行适当的创意和创新。 重点 能够设计并制作一个具有节日特色的创意“玉兔”。 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吉祥元素和符号表达作品的情感。 材料准备 教材,PPT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导入页1玉兔的神话传说教师讲解嫦娥奔月中的玉兔,在月宫捣制长生不老药,象征吉祥与团圆。唐代铜镜上的玉兔纹样,展现古人对玉兔的喜爱。展示———玉兔捣药 铜镜 唐代故宫博物院藏学生了解玉兔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载体象征意义:吉祥、团圆、长寿。文化载体:诗词、绘画、器物(如铜镜)。导入页2简述玉兔捣药的故事传说简介玉兔捣药是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之一。见于汉乐府《董逃行》。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种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 学生了解玉兔的神话传说学生学习玉兔捣药的典故 利用讲解和照片情境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引导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讲授新课 1.新知讲解A.古画中的兔子形象展示秋景戏婴图(局部)中国画 元代 佚名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画中趣,兔儿欢元代《秋庭戏婴图》中,儿童手持兔形玩具嬉戏,可见兔子在传统儿童游戏中是受欢迎的伙伴,体现古人对兔子的喜爱。“兔者,吐也,言吐而生,故谓之兔。”———《春秋考异邮》B.了解兔儿爷的民俗文化兔儿爷是北京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秋佳节的传统吉祥物,象征着平安与守护。展示泥制兔儿爷 彩塑 清代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的泥塑兔儿爷形象多为兔首人身,身披铠甲,或骑虎,或骑鹿,造型威风凛凛又不失可爱。它不仅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更是老北京传统民俗文化的生动体现。2.艺术欣赏A.提问交流部分教师提问:兔儿爷的形态、色彩有什么特点?学生思考作答,相互交流,答案仅供参考展示兔儿爷形象的主要要素:长长的兔耳、戏帽元素的金盔、官服元素的红袍、坐骑、祥云等B.了解文化寓意兔儿爷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寓意每件兔儿爷从制作到成品要三十多道工序,每一笔都是人工手绘而成。展示兔儿爷各类坐骑图片不同的坐骑象征着不同的寓意:坐葫芦寓意福禄双全、平安健康;坐麒麟寓意学业有成、学识渊博;坐黑虎寓意护佑平安、祛病强身;坐黄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