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1506

第三单元 9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同步练(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1127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七年级,统编,语文,学年,2025-2026
    第三单元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轻捷(jié)   书熟(shú) 觅食(mí) 倜傥(tǎnɡ) B.云宵(xiāo) 竹筛(shāi) 秕谷(pǐ) 东方朔(shuò) C.攒成(cuán) 蝉蜕(tuì) 盔甲(kuī) 拗过去(ǎo) D.菜畦(xí) 斑蝥(máo) 皂夹(jiá) 确凿(záo)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B )   花园中的每一朵花都像是大自然的杰作,让人不禁生出_____之心。那位_____的园丁总是微笑着,耐心地照料着这些生命。_____你在某个清晨来到这里,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花朵上,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而此时,花园中_____,游客们都在赞叹着眼前的美景,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A.恭敬  和睦  倘若  人声嘈杂 B.敬畏  和蔼  倘若  人声鼎沸 C.恭敬  和蔼  即使  人声鼎沸 D.敬畏  和睦  即使  人声嘈杂 3(2025·沈阳浑南区期中)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①阅读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②经典性作品,经过时间的筛选,一定有着深邃的思想、丰富的内容、高尚的品格;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达到的巅峰。③一个人能否获得大的能量,取得高的成就,关键是进行这种循环往复的阅读。④阅读是生命的一种“马拉松”,是锲而不舍的长期追求。 A.“过程”“丰富”“关键”都是名词,“是”是动词。 B.“深邃”“巅峰”“高尚”都是形容词,“进行”是动词。 C.②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准确无误。 D.③句是病句,应该在“关键是”后面加“是否”。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野草》等。 C.《朝花夕拾》的原题为《旧事重提》,收录了鲁迅的十篇回忆性散文。 D.《朝花夕拾》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风气。 5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C ) A.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肖像描写) B.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语言描写) C.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动作描写) D.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动作描写) 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2、7段,完成问题。(12分) 6第2段中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对百草园进行描写 请结合文句列举两个例子进行分析。(4分) 答: 菜畦的“碧绿”、桑椹的“紫红”、蜂的“黄”是写颜色,“高大”“肥胖” “拥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是从视觉上写。 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 覆盆子“又酸又甜”是从味觉上写。(任选两条即可) 7作者描写泥墙根一带的趣味时叙述了四件事,请概括这四件事。(4分) 答: ①找蜈蚣 ②玩斑蝥 ③拔何首乌 ④摘覆盆子  8作者说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在第2、7两段的描述中,“乐”体现在哪里 (4分) 答: ①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②到雪地里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乐景、乐事)  【迁移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4分) 缝纫机中的素年锦时 刘鹏 ①我们兄妹特别幸福,有一位会裁缝的父亲,在节衣缩食的岁月里,我们过春节却一定能穿上父亲亲手为我们裁制的新衣。那些衣服上有温度、有关怀,也留存着我们对童年最美好的回忆。犹记得我八岁那年的春节前夕,雪季来得格外突然,父亲焦急地站在门口,说:“这雪怕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我还是出去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