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1516

第四单元 13纪念白求恩 同步练(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1109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七年级,统编,语文,学年,2025-2026,教师
    第四单元 13 纪念白求恩 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 A.极端(duān)    殖民(zhí) 担子(dàn) 拈轻怕重(niān) B.鄙薄(bì) 派谴(qiǎn) 动机(dònɡ) 见异思迁(qiān) C.纯粹(cuì) 热枕(chén) 殉职(xūn) 麻木不仁(rén) D.冷清(lěnɡ) 狭隘(ǎi) 打倒(dǎo) 精意求精(yì)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D )   战争的硝烟,_____了中华大地。许多医护人员也因危险而纷纷撤离。然而,白求恩大夫却_____地选择留在前线,他的身影成为了这片战场上最温暖的希望。他对伤员关怀备至,总是以最大的耐心和细心去照顾他们。他的医术_____,许多在死亡线上挣扎的伤员,在他的救治下得以重生。他的无私奉献和卓越才能,让所有人都对他深感_____。 A.弥漫  当机立断  高尚  佩服 B.弥散  毅然决然  高尚  信奉 C.弥散  当机立断  高明  信奉 D.弥漫  毅然决然  高明  佩服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 人人都有自己的乐趣。有的人把读书当作乐趣,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从时间的缝隙中偷光苦学;有的人把运动当作乐趣,每天不跑跑跳跳,舒舒筋骨,就觉得不自在;有的人把劳动当作乐趣,不管到了年老体衰的时候,还要支撑着干点活。积极向上的乐趣,反映了人高尚的精神面貌。 A.加点的五个“乐趣”不都是名词。 B.加点的三个“当作”都是动词。 C.“劳动”“积极向上”“高尚”都是褒义词。 D.画横线句子有语病,应将“不管”改为“无论”。 4下列语句运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B ) A.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B.这是什么精神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C.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D.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5选出下列句子中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的一项(2分)( C ) A.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B.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C.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D.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6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 ①弯下腰来,火红满眼。我拾起几片红叶———是白求恩家枫树上的红叶呵。 ②楼前是绿色的草坪,红叶层层散落其上,看上去分外美丽。 ③将红叶随手夹在《一位富有激情的政治活动家: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作品集》中。 ④白求恩故居的房屋,是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淡绿色的二层小楼,掩映在树木中。 ⑤直起身来,蓦然回首,那座小楼所有的玻璃窗,竟都是燃烧的火。 ⑥这就是孕育了白求恩的地方。 A.④②①③⑤⑥     B.④②①⑤③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④①③②⑤⑥ 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2~4段,完成问题。(13分) 7结合加点词,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答: 连用两个双重否定句,极其有力地强调了无一例外,每个人都佩服,每个人都感动的事实,这比一般的陈述句显得更斩钉截铁、不可动摇。  8“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这句话中“这点”指什么 为什么说“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4分) 答:———这点”指白求恩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因为有这点精神就会在工作中想着他人,尽自己所能为他人谋幸福,就是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9课文第2、3段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找出来并分析其作用。(4分) 答: 第2段,用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