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易错过关(三) 1.C [解析] 四个图像中,只有②、④才是伏安特性曲线,选项A错误;只有①、②才是线性元件,选项B错误,C正确;只有①中直线的斜率才表示元件的电阻,选项D错误. 2.AC [解析] 设a的长度为L,截面积为S,因为R=,而R=ρ,所以==1,即=1,故ρb=2ρa,同理==,即=,故ρa=ρc,则ρb=2ρc,选项A、C正确,B、D错误. 3.D [解析] 当电压表量程为0~3 V时,根据串联电路规律有Ig(Rg+R1)=U,解得Ig= A=1 mA,0~15 V量程时的内阻为RV=12 000 Ω+100 Ω+2900 Ω=15 000 Ω,故选D. 4.BC [解析] 设开关闭合后电路中的电流为I,对于小灯泡,由欧姆定律得U1=IR,对于电动机有U2>IR,则U1UA,且有UB>110 V,B灯被烧毁,UA<110 V,A灯不能正常发光.对于B电路,由于RB>RA,A灯又并联滑动变阻器,并联电阻小于RB,所以UB>U并,B灯被烧毁,A灯不能正常发光.对于C电路,B灯与滑动变阻器的并联电阻可能等于RA,所以可能UA=UB=110 V,两灯可以正常发光.对于D电路,若滑动变阻器的有效电阻等于A、B的并联电阻,则UA=UB=110 V,两灯可以正常发光.比较C、D两个电路,当灯A、B均正常发光时,由于C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功率为(IA-IB)×110 V,而D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功率为(IA+IB)×110 V,故C电路消耗电功率最小. 7.C [解析] 甲电路中,电流表采用内接法,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使得电压表的示数大于Rx的真实电压,根据欧姆定律Rx=,可知甲电路测得Rx阻值比真实值偏大,故A错误;乙电路中,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使得电流表的示数大于Rx的真实电流,根据欧姆定律Rx=,可知乙电路测得Rx阻值比真实值偏小,故B错误;根据≈>≈,可知待测电阻相对较小,为了减小误差,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则测量Rx阻值应选用乙电路,故C正确,D错误. 8.CD [解析] 若电源接在1、4之间,由于1、2间的电势差为正,所以1要接电源正极,如图甲所示,不管电阻R接在1、3之间还是接在2、4之间,3、4间的电势差都一定是正的,即U34>0,与题目已知条件不符合,故A、B错误;由上述分析可知电源一定接在1、3之间,若电阻R接在1、4之间,如图乙所示,则U13=U12+U23=5.5 V,同时U13=U14+U43,因为U43=-U34=1.5 V,所以只要UR=U14=4 V就能满足题目要求,故C正确;若电阻R接在2、4之间,如图丙所示,则U23=2.5 V,同时U23=U24+U43,因为U43=-U34=1.5 V,所以只要UR=U24=1 V就能满足题目要求,故D正确. 9.(1)1.170 (2)R2 a (3)如图所示 (4) [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1 mm,可动刻度的读数为17.0×0.01 mm=0.170 mm,故铜导线的直径为d=1.170 mm. (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需要的最大电阻约为Rmax== Ω=30 Ω,而待测电阻约为1.5 Ω,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约为R=Rmax-Rx-R0=(30-1.5-3) Ω=25.5 Ω,所以滑动变阻器应选R2;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至a端. (3)根据实物电路图作出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4)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x+R0=,根据电阻定律有Rx=ρ=ρ,解得L=. 10.(1)192 W (2)384 W [解析] (1)电瓶车匀速运动,牵引力为F=f=48 N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出=Fv=48×4 W=192 W (2)由能量守恒定律得UI=P出+I2R 解得I=8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