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我国的珍稀动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列举出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描述它们的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2.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我国珍稀动物的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3.能解释导致我国珍稀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如栖息地破坏、过度捕猎、环境污染等。 4.能够提出保护我国珍稀动物的合理建议,并积极参与保护珍稀动物的行动。 5.培养对我国珍稀动物的喜爱之情,增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种类、主要特征和生活习性。 2.理解导致我国珍稀动物濒危的原因。 3.掌握保护我国珍稀动物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珍稀动物保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珍稀动物行动的意识和热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播放一段精彩的动物世界视频,视频中展示各种常见动物的生活场景,最后画面定格在几种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朱鹮)的图片上。 2.教师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了很多可爱的动物,那最后出现的这几种动物,大家认识吗 它们和我们常见的动物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引导学生观察并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精彩的动物世界视频,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动物的兴趣。以常见动物引入,最后聚焦珍稀动物,形成对比,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知识讲解 1.我国珍稀动物的种类和分布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几种典型珍稀动物的图片,如大熊猫、金丝猴、扬子鳄、朱鹮、藏羚羊等,并结合地图简要介绍它们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 教师详细讲解每种珍稀动物的外观特征,例如大熊猫有着黑白相间的毛色,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金丝猴毛色金黄,头圆耳短,尾巴长。同时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性,如大熊猫喜欢吃竹子,主要栖息在四川 、陕西和甘肃的山区;金丝猴群居生活,以野果、嫩芽、竹笋等为食,多栖息在高山密林中。 2.珍稀动物的重要价值 生态价值:引导学生思考珍稀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如大熊猫食用竹子,对控制竹子的生长数量和分布有一定作用,维持了山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扬子鳄是湿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它的活动对湿地的水质和植被等都有影响。 科学研究价值:讲解珍稀动物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例如,通过研究大熊猫的进化历程,可以了解哺乳动物的演化规律;研究朱鹮的繁殖习性,有助于探索濒危鸟类的繁殖机制。 文化价值:介绍珍稀动物在我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是和平、友好的象征,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交流作用;金丝猴在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中也有着特殊的地位。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和结合地图的方式,直观地让学生了解我国珍稀动物的种类和分布,增强学生的空间认知。详细讲解珍稀动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这些动物。从生态、科学研究和文化三个方面阐述珍稀动物的价值,让学生全面认识珍稀动物的重要性,为后续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意义奠定基础。 三、小组讨论 1.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珍稀动物数量越来越少,濒临灭绝呢 " 2.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并适时引导,提示学生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变化等方面进行思考。 3.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补充,归纳出导致珍稀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 栖息地破坏:随着人类的发展,大规模的森林砍伐、开垦荒地、修建道路等活动,破坏了珍稀动物的栖息地,使它们失去了生存空间。例如,大熊猫的栖息地由于森林砍伐而不断缩小。 过度捕猎:为了获取珍稀动物的皮毛、肉、药材等,一些不法分子进行非法捕猎。如藏羚羊曾因羊绒的高额价值而遭到大量捕杀。 环境污染:工业废水、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