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2322

2024-2025河南省鲁山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7次 大小:281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2025,河南省,鲁山县,九年级,学期,期中
  • cover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调研试卷 九年级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涂在每小题对应的答题卡上。 1.古埃及人根据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涨水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由于测量尼罗河水位的需要,古埃及人发展了数学。这反映了古埃及人 A.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B.融合吸收外来文明 C.善于总结自然规律 D.农耕经济领先世界 2.《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奴隶逃跑者,要被处以死刑。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除以割耳之刑。这说明《汉谟拉比法典》 A.维护自由民利益 B.保护奴隶主利益 C.非常公平公正 D.具有科学性 3.在印度,一位父亲(吠舍)为了阻止女儿嫁给一位达利特(贱民)男孩,在光天化日下袭击了他们,并砍掉了女儿的手。导致该悲剧发生的历史根源是 A.君主专制制度 B.罗马共和制度 C.西欧庄园制度 D.种姓制度 4.这种文明的特点是,保留城邦小国纷立的局面,在城邦体制下达到其文明繁荣昌盛的高峰。这种文明指的是 A.古埃及文明 B.古希腊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巴比伦文明 5.亚历山大东征打通了欧、亚、非三洲之间的交通,希腊和埃及、西亚、中亚甚至印度,建立起直接、长久的联系,开始进行商品交易和贸易往来。材料强调亚历山大东征 A.给东方带来巨大灾难 B.使新城成为经济中心 C.促进东西方贸易往来 D.促进基督教的传播 6.“在帝国的统治下,地中海地区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由于不同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贸易的发展,帝国在2世纪进入黄金时期。”材料中的“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7.这种制度下,每个领主在自己的领地上都有绝对的权力,国王虽是一国之主,但他只能管自已领地上的人和自己领地上的事。这种制度是 A.地主土地所有制 B.庄园制度 C.封君封臣制度 D.幕府制度 8.中世纪时期,西欧庄园“生产大部分自己需要的物品。庄园中有自己的铁匠、磨坊主、制革工人以及织布匠”。据此可知,西欧庄园 A.采用集体生产方式 B.农奴拥有人身自由 C.农民无需缴纳租税 D.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9.12世纪建立了巴黎大学、牛津大学……。这些中世纪大学的名称大多以所在城市命名。对这种命名方式最合理的解释是 A.城市发展促进大学的兴起 B.城市管理者帮助大学建立 C.城市位置是大学兴起根源 D.城市可帮助扩大大学名气 10.查士丁尼统治时期,汇编了罗马法,并补充新法,还附加了一个学习指南。由此可见,拜占庭帝国注重 A.传承与创新 B.传播与交流 C.冒险与扩张 D.保守与封闭 11.“‘倭国’自知落后,深慕中华文明,欲移为己用。于是,远渡重洋,学习中国文明,使日本渐为文明先进之国。”材料评述的历史事件 A.削弱了中央集权 B.使武士集团开始掌握政权 C.改变了社会性质 D.使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12.阿拉伯帝国广泛吸纳印度、希腊、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并加以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材料说明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是 A.统一安定的社会环境 B.注重吸收东西方文化 C.统治者轻视人才教育 D.高度发达的经济基础 13.14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收取租金。一部分富裕的农民通过承租、购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雇佣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据此可知,这种新的生产方式是 A.租地农场 B.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