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科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912595
第一单元第7课时单元小结(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5-2026学年二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2024)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230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单元
,
第一
,
学年
,
教科
,
科学
,
上册
课题名称 单元小结 课时 第7课时 课标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及“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学习要求,本课通过系统梳理第一单元“造房子”的学习历程,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结构化认知。引导学生回顾从动物的“家”到人类房屋、再到亲手设计建造小房子的完整探究路径,理解材料特性与用途之间的关系,体会工程技术从规划到实施的全过程。强调通过自我反思与总结,提炼核心概念,发展元认知能力,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迁移至生活实际,如观察身边建筑的材料应用,体现科学学习的实践价值。 学习目标 学生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复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线:从观察动物用自然物建家,到认识人类使用人造物建造多样化房屋,再到自己动手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并建造小房子;能列举至少五种常见建筑材料(如木头、砖、玻璃、金属、塑料),并说明它们在房屋中的典型用途(如玻璃做窗透光、金属做框架承重);能对比动物与人类建房在材料选择、结构稳定性、功能多样性等方面的差异,理解科技进步对居住条件改善的作用;能填写《我的收获》评价表,客观评估自己在“认识材料”“动手建造”“合作交流”三项核心素养上的发展水平;能在教师引导下提出一个可改进的具体方向,如“下次可以用更多回收材料”“要先画好图再动手”,体现持续优化意识;通过总结活动增强学习成就感,激发进一步探索建筑与材料科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梳理本单元的知识脉络:动物—自然物—简单巢穴 → 人类—人造物—复杂房屋 → 我们—废旧材料—创意小屋。掌握核心概念“自然物”与“人造物”的区别:前者指未经加工的大自然产物(如泥土、树枝),后者是经过人类改造或制造的材料(如钢筋、水泥、塑料)。理解不同材料的关键特性与其适用场景的关系,如坚固性用于墙体、透光性用于窗户、柔韧性用于连接件。回顾工程实践的基本流程:明确任务→收集材料→设计方案→动手制作→展示评价→反思改进。强化节约资源、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认识到废旧物品经过合理利用也能创造价值。通过可视化工具(如思维导图)整合零散知识点,形成整体认知框架。 学习难点 部分学生难以将八节课的学习经历串联成一条清晰的逻辑线索,容易停留在碎片化记忆层面;对“自然物”与“人造物”的分类存在混淆,如误认为“纸”是自然物(实为木材加工而成);在总结材料特性时表述模糊,仅说“这个结实”而不能准确描述其抗压、抗弯等具体性能;反思环节流于形式,提出的改进建议空泛无操作性,如“下次做得更好”而非具体策略;缺乏主动迁移意识,未能自觉将课堂所学与现实世界中的建筑现象建立联系;面对开放式总结任务时感到无从下手,需要教师提供强有力的支架支持。 评价任务 1. 知识梳理:能按顺序说出本单元六个主要活动的主题名称及其学习要点。 2. 概念辨析:能正确区分给定材料属于“自然物”还是“人造物”,并说明理由。 3. 特性匹配:能将材料名称与其关键物理特性正确连线,如“玻璃—透明”“铁—坚硬”。 4. 自我评估:能在《我的收获》表中真实打“√”,并在“怎样改进”栏写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5. 迁移应用:能举例说明生活中某一建筑物使用的材料及其作用,如“学校教室的窗户是玻璃的,为了让阳光照进来”。 资源 与建议 准备本单元各课的代表性图片或实物样本,如鸟巢照片、蚁穴模型、传统房屋挂图、学生小房子作品等,用于直观回顾。打印《我的收获》记录单每人一份,包含“认识了一些常见的材料”“用废旧物品造一座小房子”“知道与同学合作可以让房子造得更好”三项指标及“怎样改进呢?”反思区。制作一张大型单元知识结构图张贴于黑板,预留空白区域供学生补充关键词。建议采用“问题链”引导式教学:从“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3怎样学科学 课件(共17张PPT)(2025-09-15)
制作一个潜望镜 教学设计(2025-09-15)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3课 上好科学课 课件(共16张PPT)(2025-09-15)
第一单元《光》复习教案(2025-09-15)
2025-2026学年 科学三年级上册 冀人版 期末测试卷 (有答案)(2025-09-1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