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2679

期末模拟测试(基础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1135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期末,九年级,语文,统编,学年,-2025-2026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模拟测试检测卷 1.(2024秋 广州)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屏息/屏风 抽搐/养精蓄锐 B.追溯/朔方 黄晕/头晕目眩 C.占据/蹲踞 行辈/字里行间 D.干涸/禁锢 奔丧/灰心丧气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①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②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③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_____”“_____”“_____”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1)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思索 怀疑 辨别 B.辨别 思索 怀疑 C.怀疑 辨别 思索 D.怀疑 思索 辨别 (2)以上三段文字论证的论点是   。 (3)文中“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一句中加点的“基本”二字能不能删去?理由是什么? (4)综合选文第②、③段,说说“怀疑的精神”具体指什么。 (5)选文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2024 海城市模拟)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人的心情,总是在吟诗中_____仿佛奔腾的万古长河;人们会在作画中,感受风光的旖旎,托付清风送给苍穹一份_____;人们会在收藏中,饶有兴致,_____中华瑰宝和古老文明;人们会在阅读中,穿越历史的长空,观赏智者的形象,_____智慧的琼浆…… A.热情洋溢 恬静 鉴赏 汲取 B.激情澎湃 恬淡 鉴赏 吸取 C.激情澎湃 恬淡 品鉴 汲取 D.热情洋溢 恬静 品鉴 吸取 4.(2024秋 宁津县校级月考)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说起中国古代神话,你能想到的是开天辟地的创业大神盘古?还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的大母神女娲? B.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有了压力,水滴之所以穿石,是因为有了目标,没有压力的目标生活,不可能精彩。 C.近来,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芳华》引发观众热议,谈起原著,严歌苓称《芳华》是她“最诚实的一本书。” D.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追求,这“美”是什么?看到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有一个最强烈的感受:大写的人,才最美! 5.(2024秋 呼兰区校级期末)在以下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晋朝人读诗,是兰亭集会、曲水流觞。唐朝人读诗,是高朋满座、冠盖京华。革命者读诗,是狱中绝笔、肝胆相照。而我们的方式,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①世易时移,诗心不改 ②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③天才诗人青史留名,但他的身后却并不寂寞,因为诗意是属于每个人的 ④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纪念、传承 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 6.(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