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州市第五十四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初三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古埃及的大臣见国主时,要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杖责打大臣。在宗教上,国王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古埃及的国王被尊称为( ) A.天子 B.皇帝 C.哈里发 D.法老 2.小明同学在学习了《古代两河流域》一课之后,搜集了下列三则材料。根据文字说明,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材料内容取自古代希腊文明 B.条文内容维护了奴隶的利益 C.相关条款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D.反映古代埃及的法律制度 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下的名等级世代相袭。名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这反映了古印度社会( ) A.实行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B.宣扬“忍耐顺从” C.反对婆罗门特权 D.提出“众生平等”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接触到“众生平等”、“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觉悟”等词语,这些词语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印度教 5.一个与伯里克利同时代的人曾写道:“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就是一头骆驼。”他如此感慨,是因为雅典( ) A.完善了王位继承制 B.实现了男女平等 C.民主政治达到全盛 D.废除了奴隶制度 6.公元前 334 年马其顿国主亚历山大率领大军东征。历经十年征战,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其东征和帝国的建立所产生的影响有( ) ①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②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③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④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一定的反侵略性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图为法国著名画家大卫于1787年创作的油画《苏格拉底之死》。它作为史料可以用来 研究( ) A.希腊的绘画艺术 B.希腊的雕塑艺术 C.罗马的法学成就 D.雅典的民主制度 8.德国著名的法学家耶林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请问下面哪项内容与“第三次征服”有关联(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荷马史诗》 D.《天方夜谭》 9.“公元前1世纪;他与安东尼、雷必达的斗争,终于将罗马转化为君主政体”,他是( ) 10.文物虽静默不语,却承载着丰富的信息。下图所示文物可以用来佐证( ) A.雅典民主政治 B.中西文化交流 C.西欧文艺复兴 D.世界市场形成 11.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他是(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毕达哥拉斯 D.德谟克里特 12.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也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它是( )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神曲》 D.《奥赛罗》 13.下图所示古希腊瓶画和雕塑都体现了运动员掷出铁饼的精彩一瞬,两部作品共同体现了( ) A.文学创作与神话传说的统一 B.雕塑作品与宗教信仰的融合 C.体育竞技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爱好和平与文明交往的理念 14.历史遗迹是感知历史最重要的途径。下面历史遗迹中能够见证地中海地区早期文明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现在全世界通用的纪年方法是公元纪年,原是基督教历法,以基督耶稣诞生之年为公元元年,该历法的基础是( ) A.苏美尔人的阴历 B.伊斯兰教历 C.中国的夏历 D.罗马人的儒略历 16.以下是中世纪欧洲某国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据此判断,这一国家是( ) A.拜占庭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西罗马帝国 D.罗马共和国 17.下图是 11 世纪西欧形成的封君封臣制示意图,根据图示可知( ) A.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 B.权利义务互不相关 C.奴隶社会等级森严 D.阶级平等互不约束 18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