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文言文阅读 1.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文字,回答以下各题。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鞍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坪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敢出一言以复 复:回答,答复。这里是辩解的意思。 B.穷冬烈风 穷:极 C.犹幸预君子之列 预:参与 D.缀公卿之后 缀:装饰,点缀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尝趋百里外 B.援疑质理 C.色愈恭,礼愈至 D.四支僵劲不能动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中,“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写严冬时节抄书的艰苦,简洁生动,如在目前。“俯身倾耳”,仅用四个字,就写出了作者虚心求教的情态。 B.第②段里连用了“被”“戴”“腰”“佩”“备”数个动词,写出了富家子弟金玉其外的形象,生动传神。 C.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有:求书之难、求师之难和生活之苦。求书之难,这是由于“先达德隆望尊”造成的困难。作者用跑远路、拜名师、虚心求教的办法来克服。 D.位列公卿,皇帝恩宠,四海称名,可以说是功名成就了,而作者却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由水溪至水心崖记① 袁宏道 ①余晓起揭窗,山翠扑人面,遽趣②船行。逾水溪十余里,至沙萝村。二十里内,秀茜阁眉,殆不可状。又十余里,至倒水岩。岩削立数十仞,有窦八九,下临绝壑。一窦内悬棺木,见极了了。然石无寸肤,虽猿猱不能攀,不知当时何从置此。 ②又半里,至渔仙寺。寺幽绝,江光岫色,透露窗扉间。一老僧,方牧豕,见客不肃。问几何众,曰单丁无徒侣。相与咨嗟而去。 ③又数里,至穿石。石三面临江,锋棱怒立,历历突出诸峰上。山水如在镜面,缭青萦白,千里一规,真花源中一尤物也。一客忽咳,有若瓮呜。余因命童子度吴曲。客曰:“止!否则裂石。”顷果有若沙砾堕者,乃就船。 ④又十余里,至新湘溪。众山束水,如不欲去。山容殊闲雅,无刻露态。水至此亦敛怒,波澄黛蓄,递相亲媚,似与游人娱。大约山势回合,类新安江,而淡冶相得,略如西子湖。 ⑤如是数里,至仙人溪。既迫夜,舟人畏滩声,不敢行,遂泊于滩之渴石③上。次日舟发,见水心崖如在船头,相距才里许。榜人④踊跃,顷刻泊崖下。崖南两峰骨立无寸肤,或方如削,或欹侧如坠云,或如两道士偶语,意态横出。对面诸小峰,深绿畏人。崖顶有小道房,路甚仄,行者股栗,数息乃得上。既登舟,不忍别,乃绕崖三匝而去。 ⑥石公曰:“大抵诸山之秀雅,非穿石、水心之奇峭,亦无以发其丽,如文中之有波澜,诗中之有警策也。” (选文有删改) 【注】①水溪:在湖南桃源县南桃花洞附近;水心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