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3839

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词阅读(含解析)

日期:2025-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1次 大小:11141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古诗词阅读 1.古代诗歌阅读。 织妇辞 (唐)孟郊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如何织纨素①,自著蓝缕衣②。 官家榜村路③,更索栽桑树④。 【注释】①纨素:精致洁白的细绢。②蓝缕衣:破烂衣裳。③榜村路:在村中道路张贴告示,强制要求执行命令。④栽桑树:栽种桑树养蚕取丝。 (1)根据诗歌内容判断,下列最符合文中“织妇”形象的一项是     A.疼爱丈夫 B.勤劳朴实 C.勇敢无畏 D.慈爱仁厚 (2)《卖炭翁》通过“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一句展现出人物处境与心理的矛盾,以此来表现社会现实。本诗也有表现矛盾的句子,请摘抄一句并根据诗歌内容简析其反映的社会现实。 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寄唐州杨八归厚① 唐 刘禹锡 淮安古地拥州师,画角金铙旦夕吹。 浅草遥迎鹔鹴马②,春风乱飐辟邪旗。 谪仙年月今应满,戆谏③声名众所知。 何况迁乔旧同伴,一双先入凤凰池④。 【注释】①此诗为刘禹锡身在楚州时写给亲家杨归厚的诗作,杨归厚正遭贬谪。②鹔鹴(sù shuāng)马:形容骏马的神骏非凡,此处指指杨归厚的坐骑③戆(gàng)谏:直言敢谏。④凤凰池:象征官场位置显要。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浅草遥迎鹔鹴马,春风乱飐辟邪旗”的画面。 (2)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情感。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南南同学在默写时,把颈联中的“萋萋”写“凄凄”,请你结合颈联的景物特点向他解释为什么这里要用“萋萋”。 (2)请从景与情的关系角度赏析尾联。 4.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①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②。 江楼感旧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③,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注】①青女:主管霜雪的女神。素娥:嫦娥。②婵娟:美好的容态。③思渺然:思绪怅惘。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霜月》首句实写环境,以物候变化说明深秋已至,次句写水天相接的景象。 B.《霜月》中幻想和现实交织,诗人运用想象与神话典故,创造出清幽而又瑰丽的意境。 C.《江楼感旧》中“独上”写行动,“思渺然”写心理,使诗人独倚高楼、怡然自得的情态形象生动。 D.《江楼感旧》后两句中的“同来”与首句中的“独上”呼应,巧妙地暗示了今昔不同的情怀。 (2)两首诗都写登楼望月,但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请简要分析。 5.瑶瑶将杜牧的《泊秦淮》和李商隐的《贾生》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并制作了下面的表格,请你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泊秦淮》 《贾生》 思想情感 同 ①忧国忧民 异 / ② 写作手法 同 ③化用典故,借古讽今 异 ④寓情于景 ⑤先扬后抑 (1)请在②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四字词语。 (2)请从①③④⑤中任选其一,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解读。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登飞来峰 【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杜甫笔下的“一览众山小”与本诗中的“闻说鸡鸣见日升”都写到山峰之高,二者的写作手法有何不同? (2)朗读诗歌时,同桌对后两句的朗读语调难以把握,请你结合诗句内容从下列朗读语调中帮他选出适合的一项,并阐述理由。 A.深情舒缓 B.热切高昂 C.慷慨悲壮 7.阅读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途中见杏花 晚唐吴融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①,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②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③千万树,澹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