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4364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理解(含解析)

日期:2025-09-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6次 大小:9458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连续性,文本
  • cover
初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理解练习含答案解析(15篇)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本, 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①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短视频行业发展迅速,成为互联网文化产业新的重要增长点。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3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10.92亿,而短视频用户规模已达10.74亿。 ②制作成本低、内容轻量化、用户参与多等特征,使得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生机勃勃、潜力巨大。 ③短视频是展示美好生活的数字载体。拥抱每一种生活,具有鲜明的大众性,短视频成为许多人数字生活和工作的重要舞台。包罗万象的题材来源、多元并存的制作主体,让短视频成为展示日常生活的新型叙事方式。同时,在技术、媒介、用户、平台等合力作用下,短视频也让呈现日常生活之美成为可能。 ④短视频是赋能千行百业的有效手段。随着产业新形态、新业态等蓬勃发展,短视频多元的内容生态连接起直播电商、本地生活、企业服务等新场景新应用。在当前媒介生态和产业生态中,短视频在展现社会文化新风尚、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等方面,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发掘非遗的文化与市场价值、助力城市形象的传播和推广、用“绿水青山”带动乡村旅游等。尤其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方面,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开展的“福苗计划”“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百城县长直播助农”等项目,从多方面打造“短视频、直播+”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取得良好成效。 ⑤同时,短视频行业的持久发展,有赖于切实贴近日常生活、与时代同频共振,深度释放生产要素潜能。因此,短视频行业在价值导向上,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在题材选择上,要强化现实关注、人文关怀,反映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场景; 在传播上,要进一步把握科技发展、技术变革新趋势。 ⑥因“网”而生、向“网”而盛,短视频已成为人们畅享和体验美好数字生活的载体。期待短视频行业规范有序发展、传播正向社会价值,为塑造风清气正的数字化时代贡献新的力量。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文本二 ①前不久,“科目三”爆火,这股热度至今还在发酵。在国内的短视频平台,其话题播放量达到了近120亿; 同时“科目三”也火到了国外,社交平台上几乎随处可见各种肤色的外国人跳着“科目三”。 ②“科目三”,据说始于广西某婚礼现场多人欢歌起舞的场景。之所以叫“科目三”这个名字,也有人认为这是广西人人生中要经历的三场考试:一是唱山歌,二是嗦米粉,三就是“跳舞”,于是就用了驾照的比喻,将之称为“科目三”。这种“出身”奠定了“科目三”的基调———一种来源于生活、民间的创造,它是无意的,但效果又是出乎意料的。 ③“科目三”之所以爆火,一个无法绕开的因素是短视频的捕捉。这种原本在广西寻常巷陌不难见到的场景,在镜头的聚焦之下,在人们有意识地观赏之下,其文化意蕴被深层次发掘了。率真的快乐、自然的歌舞,像极了一种最本质的艺术流动———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人们通过短视频平台以时空压缩的方式见证了“艺术的诞生”,一个民间自发的创造,被赋予了意义,也形成了潮流。 (摘自《光明网》。有删改) 文本三 2023年,对于短视频行业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空前严厉的监管重拳频频落下— 1.下列对三个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第④段列举具体事例分析短视频在各个领域发挥的积极作用。 B.“科目三”爆火,主要原因是其来源于民间自发创造,且用了驾照的比喻。 C.文本三中的漫画用夸张的手段配以醒目的文字,显示政府职能部门对短视频不良问题的重拳出击力度。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