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91442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二(教案)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日期:2024-06-1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1280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
  • cov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三】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课程目标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的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1教育网 (2)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3)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徽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 (4)探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演变特点和中国对外贸易萎缩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归纳法,比较法,分析插图,问题探究,历史比较,阅读法和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作用; (2)了解商业活动在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商业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结果;21cnjy.com (3)通过两宋时期商业发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体现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三】重点和难点 1.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 2.中国古代商业繁荣的原因。 【四】知识体系构建与问题探究分析 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 1、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物质基础); 2、政策; 3、交通;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商周:“商人”出现,特点: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2.春秋战国: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3.秦汉:(1)重农抑商;(2)经商受时间、地点限制。 4.隋唐:(1)商业城市繁荣;(2)农村集市贸易发展。(3)柜坊和飞钱的出现。 原因: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的开通。 5、两宋: (1)城市中,打破坊、市界限,打破“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 (2)草市更加普遍,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市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四大商业名镇。 (3)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3)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6、元朝:交通发达,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市。 7、明清:(1)商业市镇繁荣。 (2)大量农副产品商品化。 (3)长途贸易和货币经济发展; (4)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宋朝以前,城市“市”“坊”(商业区、住宅区)分开,交易受时间、地点限制。 2、宋朝: (1) 城市打破“坊”“市”界限和“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控。 (2)“草市”更普遍,出现汉口、佛山、景德镇、朱仙镇等商业市镇。 3、古代中国城市类型: (1)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发展为商业中心: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 (2)从商业市镇发展为商业城市:佛山、扬州等 原因:商品经济发展;丝绸之路、大运河、经济重心南移等因素影响。 4、古代城市发展特点:(结合P10学思之窗思考) (1)经济功能增强。 (2)专业性的商业市镇兴起。 (3)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特点:主要是朝贡贸易(“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2、历程 (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 (2)唐朝: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宋朝:海外贸易发达,海外贸易税成为国库重要财源。 (原因:经济重心南移;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进步,指南针导航。) (4)元代:泉州港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清朝: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对外贸易。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1、起源早并且不断发展。 2、市场交换发达:类似于银行的柜坊、类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