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5456

4.3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课件 (共27张PPT 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鲁教版(五四制)(2024)初中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1-23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315865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学年,八年级,化学,初中,2024,五四
  • cover
(课件网) 初步学习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通过制取氧气的过程,初步学习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一般方法。 了解催化剂的概念及催化剂的作用; 01 02 03 氧气与世间万物如影随行,以上的场景都需要用到氧气,那你知道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吧! 动植物的呼吸 燃料的燃烧 钢铁的冶炼 金属的焊接 通电 植物的光合作用 电 解 水 分离液态空气法 反应慢,不容易收集 耗能大,反应慢 设备复杂,成本高 思考:制取氧气有哪些方法? 这些方法适合在实验室制取一瓶氧气吗? H2O H2 + O2 不适合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分析 1. 反应物是否容易获得 2. 实验条件是否容易控制 3. 实验装置是否容易装配 4. 实验操作是否安全可靠 5. 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 下列哪些物质可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物质? ①水( H2O ) ②二氧化碳(CO2) ③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④高锰酸钾(KMnO4) ⑤过氧化氢( H2O2) ⑥甲烷(CH4) ⑦氯酸钾(KClO3) √ √ √ 电解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氯化钠、甲烷组成中不含氧元素,二氧化碳中氧不易变成氧气 01:确定反应原理 (1)KMnO4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加热时能产生氧气,成本较高。 (2)H2O2过氧化氢是一种无色液体,常温下就可生成氧气和水,反应速度适中,价格低廉。 (3)CO2是一种气体,不易放出氧气。 (4)H2O在通电的条件下产生氧气,消耗大量的电能,产生易爆炸的氢气,反应速度很慢。 (5)KClO3氯酸钾是一种白色固体,在加热和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是比较符合环保、安全要求的方法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实验原理 步骤一:向A试管中加入3-5 mL的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口,结果怎样 现 象:木条不复燃 分 析: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少,不足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步骤二:向B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试管口,结果怎样 现 象: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分 析:二氧化锰不产生氧气 步骤三:将 A 试管的过氧化氢溶液倒入 B 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B 试管口 现 象:木条复燃 分 析:氧气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MnO2)快速产生大量氧气。 步骤四: 待 B 试管中的现象不明显后,小心将上部液体倒出,再加入 3 ~5 mL 过氧化氢溶液,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 现 象:木条复燃 分 析:氧气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加入二氧化锰(MnO2)只是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用。 实验分析: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放出的氧气很少,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加入二氧化锰加速了反应,放出的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是催化剂,是反应条件,所以写在箭头的上方。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二氧化锰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MnO2 H2O2 H2O + O2 选择发生装置的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发 生 装 置 优缺点 便于添加液体药品 长颈漏斗末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气体逸出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操作简单 制得的气体量少 02:选择发生装置 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排水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气体难溶或微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与比空气大 不与空气反应,且密度与比空气小 03:选择收集装置 排空气集气法和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的比较 (1)排水法比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纯净,但含有水蒸气,不干燥。 (2)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会含有空气,不纯净,但比较干燥。 多功能瓶 气体短管入,空气长管出。 关键:给排出的物质留个出口 排水法 集气瓶先装满水,气体短管入,水长管出。 向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