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5907

河南省南阳市2025年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政治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8101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河南省,南阳市,2025年,中考,二模,道德
  • cover
2025年河南省南阳市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 一、单选题 1.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22年聚焦“三农”问题,成为指导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重要政策文件。文件鼓励各地实践探索和改革创新,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激发乡村活力。这表明( ) A.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消除城乡差距 B.坚持协调发展理念,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 C.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D.推动经济由高质量发展向高速增长转变 2.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申遗成功有利于( ) ①推动革命文化发展,实现文化大繁荣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③展现中华文化魅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④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华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正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而努力奋斗。上述说法体现了( ) 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②党的领导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③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④党的领导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作出的科学解答。下列说法符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理念的有( ) ①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坚持经济先行再谋环境 ②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必须停止开发缓解资源紧张 ③美丽中国建设必须系统治理,综合一体化保护 ④保持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共筑生命家园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5.中华民族精神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下列诗词的蕴意对应正确的是( ) 序号 诗词 中华民族精神 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自强不息 ② 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爱好和平 ③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勤劳勇敢 ④ 人心齐,泰山移 团结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我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10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既发展了中国,也造福了世界。对此,下列中国举措与可能产生的影响推导合理的是( ) A.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搭建国际合作新平台→主导全球治理新格局 B.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世界各国一致认同 C.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完善“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D.高举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旗帜→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引领当今世界潮流 7.某校九年级四班开展了以“促进民族团结”为议题的班会活动,班会分为四个小组进行展示,下列展示符合该主题的是( ) ①内蒙组:内蒙坚持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保障少数民族高度自治权 ②香港组:香港坚持“爱国者治港”,保障“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③云南组: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民族地区文化振兴 ④新疆组:新疆开展民族文化教育活动,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古语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人的认知能力跟学习密切相关,现代社会需要终身学习的能力 ②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③人到中老年后学习能力下降,不必强制学习 ④学习有压力是一件好事,学习压力越大,越能激发学习潜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为深化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教育部办公厅日前发出通知,决定举办第十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下列观点符合宪法核心价值追求的是( ) A.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B.宪法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C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