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5938

5.3 社会历史的主体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5-09-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860942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社会,历史,主体,课件,3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的底气,是我们共和国坚实的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 —习近平 播放视频大国底气 何以大国底气? ———人民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阐明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政治认同:认同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点,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科学精神:明确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法治意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自觉遵纪守法。 4.公共参与:坚持群众立场,群众路线,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培养尊重劳动、热爱人民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难点:理解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大国底气从何而来?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壹 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 “中国梦·劳动美”202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心连心”特别节目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就面向各地工会征集外拍线索,深入多地调研考察,最终确定了以北京为主会场,广州为分会场,瑞金、延安等工运史上的重要地点为外拍点,串联起百年历史。同时,完全打破传统舞台限制,增加天津、黑龙江大庆、山东德州、四川德阳等多个体现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外拍点,全部在各地工运旧址、生产一线、地标建筑等进行实景拍摄。 议学问题:五一特别节目为什么要深入多地调研考察,并致敬相关劳动者群体? 人民群众 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具有不同的内涵;但无论怎样,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含义: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 一、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议学问题:阅读材料,两种观点有何不同?如何取舍?小组合作讨论3分钟 材料一: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按照这一观点,中国历史完全是由孔孟老庄、秦皇汉武等大人物创造的。 材料二:习总书记曾提到说,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人类的史册上,中国的今天正在亿万人民手中创造! 梁启超:英雄史观 总书记:群众史观 该观点错误,英雄人物只是领导者、指挥者。认为英雄创造历史是唯心史观,夸大了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该观点正确,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杰出人物的思想和意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有没有自身的客观规律? 社会历史领域规律,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 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 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 规律 人类社会现象是没有规律 的、不可捉摸的、社会历 史仅仅是个人意志支配的 偶然事件的堆积 1.人民群众的地位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都对历史发展起作用 性质:促进、阻碍程度:大小 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二、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议学问题:说明人民群众在大国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中国是唯一一个拥有约14亿人口,仍然能做到全民通电的国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