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密切联系中国共产党,发挥主人翁精神。知道人民群众的含义,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能够利用现实生活和历史中的实例进行分析、归纳,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初步形成自觉坚持运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看待和处理生活中、社会上的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及案例的学习,对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形成客观、科学的认识,形成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的积极情感。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议题 环节一 环节二 为什么依靠人民群众 怎么样依靠人民群众 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史 实践最基本的形式是生产实践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主体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其主体部分是劳动群众。 (2)范围:在我国现阶段,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都属于人民群众的范围。 (3)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社会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1.人民群众 全体 公民 人民 群众 劳动 群众 (主体) 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判断图中的相关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 生产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 社会存在和发展 基础 人民群众 从事 决定力量 推动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只会饿死在东篱旁边,怎么可能还会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呢? 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思考:白居易创作的观刈麦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历史事件分析 第一组:斯巴达克奴隶起义,导致古罗马帝国的加速灭亡。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起义,直至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第二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武装的巴黎工人攻打巴士底狱,直到第三次武装斗争取得胜利,建立雅各宾派的专政。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第三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 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是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革的。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政治关系,只变革具体制度。 社会变革 革命 改革 注意 【情境】 【任务】小组商讨: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要增加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