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治认同:认同人的价值在于贡献,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科学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法治意识:明确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公共参与: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实现美好人生。 导语:生活中,我们时常面临着价值选择,也会产生各种烦恼与困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人活着的意义何在?人活着应该追求什么目标?怎样实现这些目标?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要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把握价值实现的正确途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自主学习 (5分钟) 1、什么是价值? 2、怎样理解人的价值? 3、如何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大小? 4、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有何导向作用? 总议题: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致敬英雄 体会人的价值 议题1 议题2 捍卫英雄 发挥价值的力量 议题3 崇尚英雄 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议题一 致敬英雄 体会人的价值 探究与分享一:(观看视频并思考) 1.天舟三号货运飞船运送的物资比如水、空气、食物、卫生用品满足了航天员的什么需要?宇航员升空前带了哪些私人物品,满足了航天员的什么需要? 2.航天员王亚平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3.为什么说航天员对社会的价值大,判断依据是什么? 宇航员生存的需要 宇航员精神的需要 氧气 人 们 需 要 事 物 满足 价值 1.价值的含义及本质 (1)价值的含义: 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价值的本质: 价值是一种意义关系。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事物的属性、功能 人的需要 满足 什么是价值 我们怎样从这些具体的价值中概括出哲学上的价值呢?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事物的价值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物的价值 事物的属性 人的需要 满 足 他人、社会的需要 人的付出与贡献 满 足 满 足 2.价值的分类 价值:一事物(客体)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事物+人 人的价值 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而事物本身是没有需求的。 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的同时,自身也有需要。 2. 价值的分类 人 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满足 满足 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贡献) 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索取) 两方面内容: ①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贡献对应人是价值的创造者) (索取对应人是价值的享受者 ) 注意:人的价值是在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中形成的。离开了社会,不可能形成人的价值。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两者不可分割。 对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 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3. 人的价值评价标准 (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 判断一个人价值大小应该如何衡量呢?是看他创造、贡献什么,还是看他享受了什么呢? 议题二 捍卫英雄 发挥价值的力量 材料一: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在国家遭遇战争时,毅然转学物理,以求科学救国。当知道抗日战争胜利的消息,立即放弃美国的高薪待遇回到母校任教。面对重返美国的机会,毫不犹豫的放弃。 材料二:广东省委原常委、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被“双开”,其原由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本人或通过其特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