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标要求】 1.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实现美好人生。 1.理解价值、人的价值、价值观的内涵。 2.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重点) 3.熟记并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重难点) 视频导入新课———日本排放核废水事件 价值观导向作用 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是一回事吗 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 物的价值不同于人的价值,对一般的事物而言,其价值就在于它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人则不同,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也就是说,人能够创造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并且能够从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满足。 满足精神需要 满足人住的需要 满足营养需要 满足生存需要 一、价值观 1、哲学上的价值 (1)含义: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 极功能和属性。 (2)特点: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因为它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 对人产生消极影响的事物并不能称其有价值 注意: “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主体”一般指的是人。 “事物”对主体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价值强调积极方面。 价值包括“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人的价值 (1)含义: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 于对社会的贡献。 (2)内容: 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价值) 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价值) 人是价值的创造者 人是价值的享受者 首位 从属地位 (3)特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注意: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统一。 (4)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 评价一个人的价值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 南仁东,著名天文学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工程的发起者和奠基人。 李保国,经济林专家、山区治理专家,30多年扎根太行山区,帮助农民增收,探索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山区扶贫模式。 黄大年,著名地球物理学家,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发展融为一体,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带领团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多项国内技术空白。 知识拓展 1.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 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 区别 含义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体现 体现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付出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了自我的满足 地位 居于主导地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居于从属地位 联系 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只有在社会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 2.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 物的价值 事物的属性 人的需要 满足 人的价值 人的属性 他人、社会的需要 满足① 满足② 物的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而事物本身是无意识的、被动的,没有需求的———单向。 人的价值不同于物的价值的重要标志在于人以自己的创造来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的同时,自身也有需要———双向。 知识小总结 【 原理】 (1)人的价值在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