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6128

6.3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5-09-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5次 大小:479947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价值,创造,实现,课件,24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上海交大医学院特别组建,王振义院士事迹学生宣讲团,他们以青春之声传递仁心之光,致力于将医者仁心的种子深植于青少年心田。今天我们将在医者仁心中,探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劳动与奉献如何铺就人生的幸福之路? 壹 情境1:王振义的“医”生 王振义7岁时便萌发了学医志向,直到百岁仍坚持在岗位上。即便功成名就,王振义最喜欢的,仍是别人称他一声微不足道的“王医生”。他说,“从第一天穿上白大褂起,我就真心喜欢这个职业,尤其喜欢为病人解决问题后的那种‘当医生的成就感’。” 情境2: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 任务:请同学们结合视频和文字情境完成: 1. 请你为“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撰写一篇颁奖词。 2.一身荣誉,为何王振义却仍最喜欢被称呼为“王医生”? 劳动与奉献 1. 人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1)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 (2)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2. 人在奉献中实现价值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如何在个人与社会的交响中绽放自我? 贰 APL是一种最凶险的白血病。为攻克它,王振义向医院申请了实验室,埋头查阅国内外文献,每天早出晚归。历时八年,王振义和团队终于见到癌细胞在“全反式维甲酸”的作用下,顺利分化成了正常细胞。这一最新治疗方案在经患者父母同意后,于一名5岁女孩身上得到了临床验证。王振义因此被誉为“癌症诱导分化之父”。但他却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做出来的,因此有了名气你就骄傲了?” 情境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攻克之路 任务:为什么王振义认为自己不能骄傲?王振义的故事启发我们怎样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要求: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分享观点。 生存条件 发展条件 享受条件 工作条件 医院资源 团队协作 国内外文献 临床验证 社会和他人提供了知识成果 社会和他人提供了 物质条件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2.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注意: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够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 思考:有人认为,“强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会抹杀人的个性发展。”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3.强调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创造和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但是,个性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而应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如何在砥砺自我之旅中实现人生理想? 叁 王振义从小立志学医,让更多的病人得救,是他必生所愿。一生追求进步,72岁的他仍坚持要学用电脑。他说:“为人师表,我不能老拿旧知识去糊弄年轻人。”年届百岁,他的重心仍然是临床和教学,坚持每周到医院与学生一同研究疑难病例,与病魔做斗争。 在他家有一幅《清贫的牡丹》,他说,“做人就是这样,你要有进取的雄心,但要对名利等一些问题看得淡。” 情境4:王振义的人生态度 任务:在王振义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人生态度?哪一种最能给你启发? 三、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后天的努力。 奋斗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