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这节课让我们以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为议题,来感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政治认同:区分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产生、含义、特征和关系,认同我国的“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 科学精神: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公共参与:在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时,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各种利益关系; 法治意识:自觉贯彻国家大政方针,明确“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是符合国家发展、国民利益的正确选择;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1 国家退休政策改变,大家怎么看? 2 国家退休政策为什么要变? 国家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我们怎么选? 3 议题 01 国家退休政策为什么要变? 议学情境一 阅读思考: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如果你面对这样的人口现状? 延迟退休! Yes Or No 含义: 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 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 议学情境一 阅读思考: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议学情境一 阅读思考: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如果你面对这样的人口现状? 延迟退休! Yes Or No 议学情境一 阅读思考: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思考: 当下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怎样的?国家为什么要选择延迟退休? 2012年《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政策”。2013年由于就业压力等多重原因,人社部搁置延迟退休思路,仅从研究着手,进行学术探讨。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议,实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原则。 截至2021年9月,北京、湖南、江西等21省份已完成渐进式延迟退休意见征求工作。 2022年1月,山东省和江苏省人社厅首先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延迟退休政策。2022年12月中共二十大报告以及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均明确提出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2023年开始,我国将迎来退休高峰,社会“抚养比”进一步压缩,参保缴费压力和养老金发放压力进一步增大。 延迟退休政策演进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在建国初是40岁左右,到2022年达到77.93岁。202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是2.67亿,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突破2亿,占全国人口的14.2%。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以上。 我国新增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人们开始工作的年龄推后,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工作年限缩短,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陈述客观事实 讨论好坏利弊 议学情境一 阅读思考: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 价值选择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在建国初是40岁左右,到2022年达到77.93岁。2020年60岁以上的人口是2.67亿,占全国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突破2亿,占全国人口的14.2%。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以上。 我国新增劳动里平均受教育年限不断延长,人们开始工作的年龄推后,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工作年限缩短,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 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认知 行为 议学情境一 阅读思考: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基础 体现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 议学小结 思考: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凭空产生的吗? 注意: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基础 体现 含义: 价值判断: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