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实现人生的价值 6.1 价值与价值观 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6.3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人的价值 (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影 响 (1)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1)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影 响 作用 标准 措施 根本途径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1.知道人的价值要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自觉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 2.理解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理解追求个性发展和强调与社会统一之间的关系。 3.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先进模范人物典型案例,阐明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真正理解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 为什么奋斗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劳动的人生最美! 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一)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的作用 1.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 2.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意味着他为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所作的贡献就越大,他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3.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为谁劳动 1.走不出自我狭隘天地的人,不想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的人,永远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幸福。 2.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一、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根本途径) 关于劳动的知识点 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于劳动创造。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必修二第四课第一框) 2.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国的功臣。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必修二综合探究二) 3.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必修四第二课第一框) 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必修四第五课第一框) 4.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在劳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必修四第六课第三框) 他何以如此优秀? 出生于家庭: 爷爷张鸣岐曾任清末两广总督,父亲张铸早年留学美国,曾任天津化工局高级工程师。 工作经历: 中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高能化学激光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奠基人之一。中共十三大、十四大代表,第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家庭环境的熏陶 学校的教育 老师的培养 国家的扶持 社会提供的平台 学习生涯: 1943年,考入厦门大学化学系。次年,转到重庆中央大学化学工程系。1948年,赴美留学,先入爱荷华州立大学化学系,后转入密西根大学化工系攻读研究生。1950年,获得密西根大学化学工程硕士学位;同年,放弃继续留学计划,返回中国。 二、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一)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社会对个人的作用 生存条件 发展条件 享受条件 工作条件 社会提供 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注意:不能因此认为实现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