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地理中图(2019)版 高一必修一 第二节 常见自然灾害的避防 思考:1. 图中桩林坝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 本项工程在自然灾害防避系统工程中,突出的是哪个环节? 资料:四川陈家坝泥石流治理治理工程:共设5座大坝稳固泥石流堵溃点,逐级调减泥石流的冲出规模,控制泥石流进入岷江的泥沙总量防止堵塞岷江,消除泥石流对沿岸安置区和沟口高速公路的危害。 2#拦挡坝(由40根桩构成桩林坝)……桩林坝是一种在泥石流频发地区经常使用的一种坝型,它不但有挡沙的特点,还有排沙的能力,因此在泥石流的治理上非常灵活。 图中桩林坝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作用:桩林坝的主要作用是拦排结合,减缓泥石流的冲力。 思考:2. 本项工程在自然灾害防避系统工程中,突出的是哪个环节? 环节:桩林坝工程在防灾、减灾和避灾中起作用的环节是减灾和防灾。 自然灾害的避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和行动。从灾害监测、灾害预报、防灾、抗灾、救灾到灾后重建,从国家行动到家庭、个人的避防,全方位防灾减灾体系的形成,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自然灾害防避系统工程步骤 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防御 在防灾减灾过程中,灾害的监测和预防非常重要。 1、灾害监测是防灾减灾工程的先期性措施。通过监测与自然灾害有关的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提供数据和信息,从而进行预警和预报,直至据此直接转入应急的抗灾救灾行动。 许多国家初步建立了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进行灾前预警、灾时跟踪、灾后评估,并提出减灾决策建议。近年来,随着各国灾害监测系统的完善,形成了遍布世界各地的灾害监测和预警网络。 讨论:那些自然灾害可以通过监测提前预警和预报?请列举 提示:地震、滑坡、泥石流,台风、寒潮、海啸、风暴潮、虫害、鼠害…… 我国建立了包括(卫星与航空遥感监测、)地面监测、海洋海底观测和天-空-地观测在内的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灾害监测预警预报体系初步形成。 思考:我们应该从那些方面对常见的自然灾害进行监测? 提示:监测自然灾害需要了解灾害成因、发生机制和规律。 2、灾害防御指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或减轻灾害发生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 工程性防御措施指通过修建防灾减灾工程,改变地表环境,控制灾害与人口和财物等的直接接触,提高财物的抗灾性能等措施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最终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风沙防御工程———草方格沙障 非工程性防御措施指通过国际组织和各个国家的减灾规划与防灾法律法规、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公众减灾教育等途径,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公众减灾教育 减灾规划与防灾法律法规 各级行政部门的减灾管理 中国减灾的决策服务与法规建设 为了做好减灾工作,我国成立了国家减灾中心。该中心是我国灾害信息收集、综合、制作、发布的权威机构,直接为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决策服务。此外,我国注重减灾的法制建设,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减灾法律法规,逐步把减灾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等30多部防灾减灾或与防灾减灾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我国还利用多种媒体,采用各种形式,针对不同群体进行防灾减灾的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 自然灾害的救援与救助指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指导下,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帮助灾区恢复基本生存条件,保障灾区人民生存、发展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