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6422

第7课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课件)(共32张PPT+视频)——初中历史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2次 大小:399675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视频,八年级,2024,统编,历史,初中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早期现代化的初步探索和民族危机加剧 第七课 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侵华 这组图片展示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 学习目标 1.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认识“扶清灭洋”口号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知道八国联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击侵略的基本史实。 3.理解义和团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 4.结合《辛丑条约》的内容分析其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 重点: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过程及《辛丑条约》主要内容与影响。 难点:评价“扶清灭洋”口号,理解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工具。 01 穿越时空:八国联军侵华沉浸剧场 开启一场身临其境的历史之旅 战火前夕:聆听宣战诏书的怒吼 1900年,整个世界风云变幻,各国之间的战火一触即发。 《对万国宣战诏书》原文如下: 我朝二百数十年,深仁厚泽,凡远人来中国者,列祖列宗罔不待以怀柔。迨道光、咸丰年间,俯准彼等互市,并乞在我国传教;朝廷以其劝人为善,勉允所请,初亦就我范围,遵我约束。讵三十年来,恃我国仁厚,一意拊循,彼乃益肆枭张,欺临我国家,侵占我土地,蹂躏我人民,勒索我财物。朝廷稍加迁就,彼等负其凶横,日甚一日,无所不至:小则欺压平民,大则侮慢神圣。我国赤子,仇怨郁结,人人欲得而甘心。此义勇焚毁教堂、屠杀教民所由来也。朝廷仍不肯开衅,如前保护者,恐伤吾人民耳。故一再降旨申禁,保卫使馆,加恤教民。故前日有“拳民、教民皆吾赤子”之谕,原为民教解释夙嫌。朝廷柔服远人,至矣尽矣!然彼等不知感激,反肆要挟。昨日公然有杜士立照会,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危词恫吓,意在肆其猖獗,震动畿辅。 朕今涕泪以告先庙,慷慨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连日召见大小臣工,询谋佥同。近畿及山东等省义兵,同日不期而集者,不下数十万人;下至五尺童子,亦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彼尚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余省,人民多至四百余兆,何难翦彼凶焰,张我国威! 其有同仇敌忾、陷阵冲锋,抑或仗义捐资、助益饷项者,朝廷不惜破格懋赏,奖励忠勋。苟其自外生成、临阵退缩、甘心从逆、竟作汉奸,即刻严诛,决无宽贷。尔普天臣庶,其各怀忠义之心,共泄神人之愤,朕有厚望焉。 钦此。 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1900年6月21日,清王朝朝会,伴随着一声高昂的“上朝———,慈禧太后宣发旨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 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以慈禧太后为主的清王朝愤怒地向世界列强同时宣战?这样的举动又会给当时风雨飘摇的中国带来何种后果? 角色就位:踏入历史的风云舞台 现在,让我们抽取角色牌,化身为历史中的人物,走进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吧! 朝廷 民间 列强 慈禧太后 光绪皇帝 李鸿章 荣禄 义和团大师兄 山东农民 天津商人 英、德 俄、日 法、美 意、奥 时间 事件 1897 1899 1900 1901 民间怒火:探寻私信中的愤怒呐喊 而在这时,民间的怒火正在燃烧,让我们从来自民间的私信中找出最愤怒的话语,一起感受民众的心声。 山东冠县 六月十四夜,洋教士率教民抢我麦田二十亩,又拆祖坟碑石修教堂。父兄去理论,反被枪托击伤。村人怒极,聚于关帝庙,焚香号泣,誓焚教堂雪耻。 天津杨柳青 昨夜洋兵乘小轮至,借口搜拳匪,破门掠我布庄,银钱货物尽空。老父跪求,被靴踢胸口,吐血不止。镇人愤声四起,愿助拳民,毁铁路,拆电杆。 河北涿州 教堂高墙已占我井,饮水必索钱。教民仗势欺人,强拉我妹入教,不从即诬为‘巫女’。昨夜拳坛鼓声震天,众兄弟插刀为誓:‘扶清灭洋,护我姐妹!’ 北京外城 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