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地理中图(2019)版 高一必修一 第一节 主要地貌的景观特点 地貌是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地貌有多种类型,它们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按成因分,地貌有构造地貌、流水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等,它们还可以分出次一级地貌类型。 自然地理现象,均蕴含着各种自然地理要素、诸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 外力作用指地球表面以太阳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在常温常压下,通过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活动所引起的塑造地貌形态的作用。 构造地貌由地球内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质体与地质构造控制的地貌。从宏观上看,所有大地貌单元,如大陆和海洋、山地和平原、高原和盆地,均为地壳变动直接造成。但完全不受外力作用影响的地貌,如现代火山锥和新断层崖是罕见的,绝大多数构造地貌都经受了外力作用的雕琢。故不论从构造解释地貌,或从地貌分析构造,都必须考虑外力作用的影响 流水地貌 流水地貌是由于流水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而形成的地貌,主要包括沟谷地貌和河流地貌等。 侵蚀作用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在运动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可分为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 搬运作用指风化,侵蚀后的物质被风、河流。冰川、海浪等转移的过程。 沉积作用指风化、侵蚀后的物质在搬运途中逐渐堆积的过程。 沟谷地貌在广大山区,沟谷流水作用形成沟谷地貌。沟谷的横剖面呈V型。 当沟谷水流流出沟口时,流速骤减,流水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以沟口为顶点的洪积扇或冲积扇。 阅读 洪积扇与冲积扇 洪积扇是指干旱、半干旱地区暂时性沟谷流水流出山口堆积形成的扇形地貌。 冲积扇是指山地常年性河流从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以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大为减弱,携带的部分碎属物堆积下来,形成从以出口为顶点向外辐射的扇形堆积体。 说明洪积扇和冲积扇两种地貌景观的异同吗? 1.主体不同。广义的冲积扇包括在干旱区或半干旱区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即洪积扇;狭义的冲积扇仅指湿润区较长大河流出山口处的扇状堆积体,不包括洪积扇。 2.范围不同。冲积扇范围较大,有时可达数万平方千米,而洪积扇范围较小。 3.形成气候不同。冲积扇多发生在降雨多的地区,常有弯曲的河流出现,有时改道较多,出现错综的河网;而洪积扇多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上游河流较少。 河流地貌 河流不停地搬运河水侵蚀下来的岩块和碎屑等物质,并不断地调整河谷的坡度、宽度和曲度。 由于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形成了河谷、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等河流地貌。 河谷由谷底和谷坡两大部分组成。谷底包括河床及河漫滩。 河床是河谷中最低的部分,有经常性的水流。 河床两侧为高起的河漫滩,在洪水泛滥时会被淹没。 谷底 谷坡 谷坡 河漫滩 河漫滩 河床 阶梯 阶梯 谷坡是河谷两侧的岸坡,高出河漫滩,一般来说,最大的洪水也难以淹到。 因河流在谷底下切,原谷底逐渐超出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这种地形即为河流阶地。阶地是谷坡的一部分。 冲积平原是在河流中下游由河流带来的大量冲积物沉积而成的。 冲积平原大多坡度较缓,地势较为平坦。 华北平原主要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等携带的泥沙冲积而成。 河口三角洲是由河流带来的大量泥沙在河口沉积形成的。 河口三角洲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如扇形、尖头形、鸟足形等,尼罗河三角洲是扇形三角洲。 形态各异的 河口三角洲 密西西比河河三角洲 台伯河三角洲 尼罗河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鸟足形 尖头形 岛屿形 扇形 地貌名称和主要特征 地貌形成过程 上游山区 河流的出山口 河流的 中、下游 河流的河口 河流地貌 流水侵蚀 沟谷地貌 山高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