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语文 试卷 一、基础综合运用(20 分) 1.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6 分) 小启结合课内所学,搜集课外资料,推出“古代文人的山水人生”板块,带领同学们领略古 代山水诗文的魅力。 东坡被贬海南时,环境躁热,生活窘迫,日常所需“大率皆无耳”。东坡晚年思念家乡,京 城却杳无消息,他内心常有飘零之感。即便如此,历尽沉浮的东坡仍未泻气,而是享受谪居蛮荒 的自给自足:无炭就借助松明,无墨就请友人相造,无粮则自己不辍劳作……他以乐观的态度对 待生活,以超脱的胸怀对待苦难,他是绝无仅有的人间绝版。 (1)初稿校对时,发现两处错别字,请你改正。(2 分) 错别字①:躁 订正: 错别字②:泻 订正: (2)请给下面两个成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2 分) 杳(A.yǎo B.yáo)无消息 不辍(A.chuò B.zhuì)劳作 (3)文段内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建议。(2 分) 2.下列有关语文知识或文化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由别人记叙的,称为“他传”;自述生平的,称为“自传”,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篇“自传”。 B.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共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C.骈文,全篇基本上用对偶句构成,讲究用典,辞藻华丽,又称“四六文”。 D.“灯火交辉元夜里,笙歌簇拥月明中”这一对联写的是元宵节景象。 3.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倒金字塔结构,下面这则消息最为合理的排序是( )(3 分) ①此次活动共展出了 135 幅精品佳作,题材丰富,作者云集。 ②2020 年 10 月 30 日,为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守正创新、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中国 文物交流中心组织举办了“书写与传承书画作品展”。 ③此次展览展期为 16 天,观众可通过省博物馆微信公众号预约参观,愿广大书画爱好者借此涵 养气韵,领悟书画艺术的真谛,传承传统文化。 ④展出作品底蕴足、风气正,既有锦绣山河的颂唱,又有世事繁华的史诗。98 岁高龄的谢辰生 先生专为展览书写了“传承”二字,道出了艺术家们的初心与坚守。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4.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古诗默写。(8 分) 我校即将迎来 30 周年校庆,同学们用唐诗经典向母校献礼:八年级同学表演《书院春秋》 舞台剧,开场吟诵王绩《野望》中“树树皆秋色,① ”,展现色彩变幻之美;校合 唱团演唱《白云千载》,深情演绎崔颢“② ,③ ”(《黄鹤楼》)的 经典旋律;舞蹈《丝路新语》再现王维《使至塞上》中“④ ,⑤ ”的 黄与红,绘就大漠的雄浑壮美;诗朗诵《青春远航》选用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诗句“仍怜故 乡水,⑥ ”,表达毕业生对母校的依依深情;最后全场齐诵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中“⑦ ,⑧ ”的诗句,以“绿杨阴里”象征母校育人沃土,“行不足” 表达对母校深深的眷恋与祝福。 第 1页 / 共 6页 二、阅读(50 分) (一)名著阅读(4 分) 5.读《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面表格的内容。 (1)书名探究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 《 》 。(1 分) A.人物: (1 分) 他打仗十年来,负伤八次,他的每条腿、每条胳膊,他的胸口、 肩膀、屁股都受过伤。有一颗子弹从他眼下穿过他的脑袋又从耳后穿 出,但他都奇迹般的活了,一笑,嘴里就露出两个掉了门牙的大窟窿。 B. 人物: (1 分) (2)人物判定 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 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 髋骨突出。 C. 人物: (1 分) 他的父亲是清朝一个武官,一天别的武官请他去赴宴。爸爸把他 带去。做爸爸的吹嘘自己儿子如何勇敢无畏,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 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大家说他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