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第三节 密度 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的,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如:颜色、软硬、气味、味道等,人们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 想一想 1.三个烧杯分别装有水、酒精和油,你如何把它们区分开? 根据颜色不同,确定颜色深的是油;再根据酒精和水的气味不同,闻一闻气味,无色无味的是水。 第三节 密度 情 境 导 入 2.有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两个金属圆柱体。一个是铜的,一个是铁的。你如何区分开来? 可以会根据铜和铁的颜色不同来区分。 3.形状和体积都相同的铜块、铁块、铝块,都用白纸包起来,怎么区分它们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1.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将铜、铁、铝三个体积相同的圆柱体,分别放在调节好天平的左右两盘,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 现象:三个体积相同的圆柱体的质量都不相等。 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 说明三种不同的金属有不同的属性。 怎么来表示物质的这种不同属性呢? 一、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新 课 探 究 第三节 密度 2.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猜想: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 ,质量越大,物体的质量与体积可能成正比。 几个不同体积的铜块和几个不同体积的铝块,用天平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用刻度尺分别测量与体积相关的长度,计算它们的体积。 实验器材: 天平、砝码、体积不同的铜块和铝块、刻度尺。 实验设计: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分别称量不同体积的铜块(铝块)的质量,并记入表格; (3) 测量铜块(铝块)的边长,计算他们的体积,并记入表格。 实验数据: 物质 铝块 m/g V/cm3 m/v 物质 铜块 m/g V/cm3 m/v 铝 a 2.7 1 2.7 铜 a 8.9 1 8.9 b 21.6 8 2.7 b 71.2 8 8.9 c 27 10 2.7 c 89 10 8.9 实验步骤: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处理实验数据时,可以采用图像法。以体积 V 为横坐标,以质量 m 为纵坐标,在坐标系中根据表中数据画出了铜块和铁块的 m-V 图像。 数据处理: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结论: (1)图像是一条直线,说明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2)不同物质,直线的倾斜程度不同,即表明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相等。 归纳实验: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而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比值可以作为区分物质的重要依据,在物理学中,把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表示物质的一种特性,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操作视频: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 ρ 表示。 2.公式: 3.密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4.单位:(1)基本单位:千克每立方米(kg/m3, kg·m-3 ) (2)常用单位:克每立方厘米(g/cm3 , g·cm-3 ) (3)单位换算: 1 g/cm 3 =103 kg/m3; 二、密度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69C7853C-536D-4A76-A0AE-DD22124D55A5}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铂 铝 金 花岗岩 铅 砖 银 冰 铜 蜡 钢、铁 干松木 (1)一些固体的密度(常温 常压) 金属中密度最小的是: 铝 21.4×103 5.密度表: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一些液体的密度(常温 常压)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水银 植物油 硫酸 煤油 海水 酒精 纯水 汽油 记住水的密度 1.0×103 kg/m3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一些气体的密度(0 ℃ ,在标准大气压下)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二氧化碳 1.98 一氧化碳 1.25 氧 1.43 氦 0.18 空气 1.29 氢 0.09 空气的密度是多大? 1.29 kg/m3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观察密度表,你能发现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