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6675

第三节 机械效率 教学课件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1-25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66880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三节,机械,效率,教学课件,初中,物理
  • cover
(课件网)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 第三节 机械效率   直接提升物体做的功,与使用机械提升物体做的功相同吗?使用机械能省功吗? 讨论:下列工具工作时有什么共同特征? 第三节 机械效率 情境导入 我国许多地方原来都没有 自来水,人们为了食用水,要从 井中打水。如图所示,在这个从 井中提水上来的过程中,人对哪 些物体做了功 这些功都是人们 希望做的吗 对谁做的功才是有用的呢 情境导入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对沙子做功 对空桶做功 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并不需要做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对人们有用必须做的功 3m 3m 他的目的是: 把沙子运上三楼 用水桶提沙子上楼 有用功 额外功 一、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第三节 机械效率 新课探究 1. 有用功(W有):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必须做的功。 2. 额外功(W额):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并非我们所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 总功(W总):动力所做的所有功。 即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W总 = W有 + W额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所做的功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提水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桶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了一些水,这种情况下哪部分是有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 提水桶所做的功是有用功;提水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想一想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机械效率 公 式 η表示机械效率,机械效率常用百分数表示。 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人们总是希望在保证有用功一定的情况下,额外功越小越好,也就是机械的机械效率越高越好。 二、机械效率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有没有机械效率为100%的机械?为什么? 师生互动 1.机械效率高低只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大小,不能说明做有用功多少; 2.机械效率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只有大小,没有单位; 3.由于额外功总是存在,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4.机械效率是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机械效率越高,机械性能越好; 5.机械效率高低与做功多少,功率大小,是否省力,提升高度无关。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分为竖直方向提升物体和水平方向拉动物体两种类型 如图,G为物重,h为物体提升高度,F为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走的距离 W有=Gh,W总=WF=Fs, 1.竖直提升物体 三、滑轮组机械效率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堂活动 如图,f为摩擦力,L为物体移动距离,F为拉力,s为绳子自由端走的距离 W有=fL,W总=WF=FS, 2.水平拉动物体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堂活动 如图,h为斜面高,s为斜面长,G为物重,F为沿斜面对物体的拉力 3.斜面机械效率 W有=Gh,W总=WF=Fs,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探究 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 【实验目的】1.学习安装滑轮组;2.学习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分析得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4.分析得出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 【实验器材】刻度尺、弹簧测力计、钩码、铁架台、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与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长2m的细绳。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四、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 【实验方法】先后按(a)、(b)、(c)三种情况安装好滑轮组。并按表格进行测量;数据记入表格。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堂活动 【实验表格】 滑轮组 钩码重/N 钩码上升高度/m 有用功/J 测力计示数/N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m 总功/J 机械效率 (a) (b) (c)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课堂活动 【分析讨论】 1.(a)、(b)两个装置,钩码数量相同时,机械效率有什么不同? 2.(b)、(c)为同一装置,钩码数量不同时,机械效率有什么不同? 3.分析机械效率不同的原因。 新课探究 情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