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章 声的世界 第三节 超声波与次声波 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幅度很大,为什么我们却听不到声音? 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幅度小,我们可以听到“嗡嗡”的声音。 情 境 导 入 第三节 超声波与次声波 人的听觉范围 20 Hz 20 000 Hz 次声 超声 声音 1.什么是超声?什么是次声? 2.声 : 包括次声、人的听觉范围声音、超声。 超声:频率高于 20000 Hz的声音; 次声:频率低于 20 Hz的声音。 一、超声与次声 研究发现,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很宽的,由10-4 1012Hz。 第三节 超声波与次声波 新 课 探 究 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频率 从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不同动物的听觉的频率范围差别较大。 你知道蝙蝠是怎样判断目标的位置的吗? 蝙蝠是通过发出超声波,然后接收回声来导航的。 超声波 二、超声波的特点与应用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一些动物的听觉大大优于人类的听觉。如猫、狗和狐狸能听到音频每秒钟高于 60 000 次的声音,至于老鼠、蝙蝠、鲸鱼和海豚,可以发射和接收音频每秒钟超过 100 000 次的超声波。 超声波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超声波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特点:由于它的频率高,因此具有以下特点: (a)方向性好,几乎沿直线传播; (b)穿透能力强; (c)传递能量多。在媒质中传播时能产生巨大的作用力,可以用来为硬质材料做切割、凿孔等。 超声波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超声波 2.应用:超声波方向性好 利用声呐探测海深、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超声波探伤,由于超声波的穿透能力很强,可以制成超声波探伤仪,用来探查金属内部的缺陷。 超声波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应用:超声波穿透能力强 利用超声波的巨大能量还可以把人体内的结石击碎 超声波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应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1)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随有次声波。 地震 火山爆发 台风 海啸 (2)次声波的特点:破坏力强、危害性大、能量大、传播距离远且容易绕过障碍物,无孔不入。 三、次声波的特点与应用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想想议议 自然界中的声现象实在是太多了。除了人类,动物中也有不少是利用声的高手。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在非洲干旱炎热的草原上,万籁俱寂。一群大象慢慢地向前走,小象在母亲旁边听话地跟着。忽然,象群停住了。一些像竖起鼻子站在那儿,另一些则左顾右盼犹豫着。但是很快,它们又继续前进了,不过这次它们改变了方向。大象之间是通过什么进行交流的呢? 大象用一种我们听不到的声在进行交流,这就是次声。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3)利用次声波传递的信息 ①通过灵敏的声学仪器能接收次声。处理这些信息,可以确定这些活动发生的方位和强度。 例如,通过接收核爆炸、火箭发射或台风产生的次声,来探测出这些次声源的有关参量。 ②预测自然灾害性事件。许多灾害性的自然现象,如火山爆发、龙卷风、雷暴、台风等,在发生之前可能会辐射出次声波,人们就有可能利用这些前兆现象来预测和预报这些灾害性自然事件的发生。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声音信息与医疗诊断 ①医生利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的声音信息,来诊断疾病。 ②“B超”是利用超声波获得人体内部疾病信息的。 医生 超声波 病人 显示屏 反射波 信息 四、声与信息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声与信息 领域 应用 生活 人们通过交谈、听广播、听录音等传递信息 医疗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个途径诊病,其中“闻”就是听;利用“B超”或彩超检查病人的身体情况 军事 声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