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7068

4.5 光的色散 教学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44525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色散,教学课件,初中,物理,人教,八年级
    (课件网) 第四章 光现象 第五节 光的色散 情 境 导 入 第五节 光的色散 雨后的彩虹,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情 境 导 入 第五节 光的色散 透过放大镜只看见电视屏幕上有红、绿、蓝三种颜色。 为什么五颜六色的画面,透过放大镜只看见三种颜色? 情 境 导 入 第五节 光的色散 为什么测温枪可以测量人体温度? 新 课 探 究 第五节 光的色散 1.探究光的色散现象 色散 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 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 太阳光,揭秘了光的颜 色之谜。 新 课 探 究 第五节 光的色散 2.光的色散现象 色散 (1)光的色散:太阳光(白光)通过棱镜 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的现象。 (2)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4)生活中的色散现象:彩虹、日晕等。 (3)色散的实质:光的折射(不同色光折射时偏 折的程度不同) ___光的偏折程度最小, ___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红 紫 新 课 探 究 第五节 光的色散 3.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色散 彩虹 日晕 新 课 探 究 第五节 光的色散 3.生活中的色散现象 色散 例1 (2023 辽阳中考)如图是小童用手机拍摄的瀑布下的彩虹。彩虹是光的   现象。 色散 新 课 探 究 第五节 光的色散 1.光的三原色 色光的混合 (1)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 (2)红、绿、蓝,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可以得到各种颜色。 新 课 探 究 第五节 光的色散 2.探究色光的混合 色光的混合 新 课 探 究 第五节 光的色散 2.探究色光的混合 色光的混合 红光+绿光 = 黄光 红光+蓝光 = 品红光 绿光+蓝光 = 青光 红光+绿光+蓝光 = 白光 红 蓝 绿 白 黄 品红 青 新 课 探 究 第五节 光的色散 3.色光的三原色的实例 色光的混合   蓝光 LED 的发明,凑齐了能发出三原色光的 LED ,被誉为“爱迪生之后的第二次照明革命”,其发明人获得了 2014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新 课 探 究 第五节 光的色散 3.色光的三原色的实例 色光的混合 显微镜下的手机屏幕呈现 出红、绿、蓝三种颜色。 新 课 探 究 第五节 光的色散 色光的混合 例2 (2022 无锡中考)我国唐朝的张志和在《玄真子》中记载了著名的“人工虹”实验:“背日喷乎水,成虹霓之状”,这是光的   现象,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将红、   、蓝三种色光按照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它颜色的光。 色散 绿 新 课 探 究 第五节 光的色散 1.可见光光谱 看不见的光 如图所示, 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它们按照一定顺序排列,构成太阳光的可见光谱。 新 课 探 究 第五节 光的色散 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发现 看不见的光 1800 年,英国科学家赫歇尔用温度计测量经棱镜分光后的各色光温度。 现象:由紫到红,温度逐渐增加;在红光以外的部分,温度仍持续    上升;在紫光以外的部分,温度不上升。 结论: 红光之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红外线。 新 课 探 究 第五节 光的色散 2.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发现 看不见的光 现象: 1801 年,德国科学家里特发现氯化银(白色粉末,易见光    分解变紫并逐渐变黑 )在太阳光谱紫光之外的区域比在紫光     区域更快变暗。 结论: 红外线 ——— 红光之外 紫光之外 ——— 紫外线 紫光之外有一种看不见的光———紫外线。 新 课 探 究 第五节 光的色散 3.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看不见的光   (1)热效应 红外线有较强的热辐射作用, 常用于非接触的加热、取暖。 例:电烤箱、浴霸灯。 电烤箱 新 课 探 究 第五节 光的色散 3.红外线的特点及应用 看不见的光   (2)感应能力   任何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强。   例:红外测温枪、热像仪、自动门(监测到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时自动开门)、红外线夜视仪、卫星红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