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7418

2.2光的直线传播 同步练习(含答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1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6922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直线,传播,同步,练习,答案,苏科版
  • cover
2.2光的直线传播 一、单选题 1.关于光和声现象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 A.“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B超诊断病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光的三基色是红、黄、蓝 D.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2.“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意思是指井底的青蛙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比喻那些见识短浅的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中央,下列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坐井观天,所见甚小”含义的是(  ) A. B. C. D. 3.珠海大剧院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如图所示,其形成的原理是(  ) A.光沿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4.北宋文坛领袖苏轼是四川人,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成就。《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他留给后人的最经典作品之一。下列对这阕词中加点词句的物理原理分析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月亮可能是光源 B.“起舞弄清影”,平面镜成像原理 C.“月有阴晴圆缺”,光沿直线传播 D.“千里共婵娟”,发生了镜面反射 5.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研究过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若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让光线透过小孔投射在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距变化而变化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 C.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D.小孔成像成的是正立的虚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介质中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的传播速度是3×105km/s C.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km/s 7.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日食属于光的____现象。如图所示,能描述日食形成原因的是___图。两空分别是(  ) A.直线传播、甲 B.反射、乙 C.直线传播、乙 D.反射、甲 8.2020年6月21日发生了21世纪有史以来最长的一次“日环食”,这次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发生这种天文现象时,太阳、地球和月亮的位置关系是(  ) A.太阳—地球—月亮 B.地球—太阳—月亮 C.地球—月亮—太阳 D.月亮—太阳—地球 9.日食、月食是我们在地球上通过肉眼能直接观测到的天文现象,如果定义月球的半径为1,则地球的半径约为3.7,太阳的半径约为400,地、月距离约为220,地、日距离约为8.6×104,参考上述数据可以判断,在地球上看不到的现象是(  )。 A.月环食 B.月全食 C.日环食 D.日全食 10.老刘晚上下班回家经过一盏路灯,如图所示,当他从A点沿直线走向B点的过程中,他的影子长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变长后变短 B.先变短后变长 C.一直在变长 D.一直在变短 二、填空题 11.汽车盲区是指驾驶员视线被车体遮挡而不能直接观察到的那部分区域,盲区的成因是   ;汽车的排气管上都安装有消声器,消声器的作用是在   减弱噪声。 12.晚上,当你从路灯正下方经过并沿地面向前移动时,在路面上会形成影子,影子的长短变化是   (选填“变长”、“变短”、“先变短再变长”、“先变长再变短”);在相同的时间里,人向前移动的距离   人头部的影子向前移动的距离(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13.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打上一个小孔,为了能观察到清晰的像,圆筒上应使用   (选填“透明”、“不透明”或“半透明”)塑料膜制成光屏,孔对着烛焰,可以看到烛焰通过小孔所成的   (选填“实像”、“影子”或“虚像”);把易拉罐远离烛焰时,看到的像将变   (选填“亮”或“暗”)。将烛焰顺时针旋转时,我们看到的像将   旋转(选填“顺时针”、“逆时针”或“不动”)。 14.小明同学撰写科幻小说,想象有一种玻璃,光在这种玻璃中运动速度较慢,通过半厘米需要10年,小明同学这样幻想的依据是   。如果真实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