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卧薪尝胆、问鼎中原 猜猜两幅图各讲了什么成语故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朝代更替 【朝代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中考链接】归纳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格中应填的是( ) 夏 → 商 → → → 秦 → 汉 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 c 一、王室衰微 【探究】东周的建立三要素? 1、时间 2、建立者 3、都城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 镐京迁往洛邑(平王东迁) 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 时代特征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一、王室衰微 这一时期(春秋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和变化的状态,西周的各种制度逐渐遭到破坏,后人称之为“礼崩乐坏”。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论语·季氏》 分封制、礼乐制 一、王室衰微 【合作探究】春秋时期王室衰微有何表现 西周 春秋 层层分封土地和人民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向周王进献贡赋 分封制 王室衰微 无权 无地 无臣 无钱 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 诸侯国各自为政 周王室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不再定期朝觐天子和 向周王室缴纳贡赋 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继位的周桓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初年( ) A.周天子在经济上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B.诸侯成为霸主,开始左右周天子 C.周天子已不能对各诸侯国发号施令 D.诸侯国对周天子已不存在纳贡义务 A 一、王室衰微 一、王室衰微 周王室地位不断下降,大诸侯国势力雄厚,拥有强大的影响。 按照周礼规定,诸侯最多只能使用七鼎六簋,郑国国君使用九鼎八簋,是僭越礼制的行为。 春秋时期郑国九鼎八簋 一、王室衰微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西周初年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 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仅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 周王的权威 明显削弱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材料研读】材料中的“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想一想:从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之后,整个政治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周天子已失去对国家的实际统治权,大国诸侯操纵政治,竞相角逐,国家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 一、王室衰微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因果关系 二、诸侯争霸 春秋争霸形势图 战争目的:争霸 口号:尊王攘夷 尊王 表面上尊崇周天子,利用天子的影响号令诸侯 攘夷 抵御周边少数民族的进扰 ①齐桓公 ②晋文公 ③秦穆公 ④楚庄王 ⑤吴国 ⑥越国 二、诸侯争霸 春秋争霸形势图 ①齐桓公 老马识途 齐桓公发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春季出发,冬季返回时迷失了方向。管仲提出利用老马认路的经验,放出几匹老马在前面引路,大军跟随,最终走出了迷谷。 材料一 春秋争霸形势图 材料二 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以此为王者之事也。 ———《公羊传·僖公四年》 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 【探究】结合材料和课本P30相关史事,分析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的原因。 地理位置优越; 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 齐桓公重用管仲。 二、诸侯争霸 春秋争霸形势图 ①齐桓公 ②晋文公 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 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间曾得到楚成王的厚待,他许诺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