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1课 西汉建立 和“文景之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汉并天下” 瓦当 “与天久长” 瓦当 瓦当是古代建筑中屋顶每行瓦最前端的挡片,起到遮挡和装饰的作用。 双方为争夺国家统治权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 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分封诸侯,自封为西楚 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楚河汉界 鸿门宴 霸王别姬 垓下之战 乌江自刎 四面楚歌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材料一】刘邦率军到咸阳后,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秦人大喜,民心安定。 【材料二】后来刘邦在谈到为何能战胜项羽时说:张良、萧何和韩信都是杰出的人才,我不如他们,但“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探究】依据材料,归纳刘邦 战胜项羽的重要原因。 项羽刚愎自用,一味依赖武力。 刘邦注意收揽民心,善用人才。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合作探究】比较刘邦、项羽在秦亡前后所领导的战争的目的,楚汉之争与此前进行的农民战争的性质一样吗?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秦亡前 秦亡后 推翻秦朝统治 农民 地主 争夺帝位 地主阶级争夺 帝位的战争 农民战争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公元前202年 长安(今陕西西安) 刘邦(汉高祖) 一、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西汉建立三要素 唐宋 汉晋 明清 知识拓展 庙号 谥号 年号 缔造王朝者称祖, 德泽万民者称宗。 一般用最能表达皇帝功绩的概括性字样。如治国安民曰文;克定祸乱曰武。 始于汉武帝。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大事,都要改年号。 中国古代皇帝的庙号、谥号和年号 汉高祖 唐太宗 康熙 雍正 乾隆 汉文帝 汉武帝 夏桀 商纣 “汉兴……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皇帝的马车配不起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的出行只能乘坐牛车,民众得不到温饱。 【探究1】根据材料,说一说当时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探究2】造成这种残破荒凉景象的原因有哪些? (1)秦朝的残暴统治(暴政) (2)秦末的战乱 秦末农民战争 楚汉之争 【探究3】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像 朕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南征北战打出来的, 哪里用得着《诗》《书》! 您在马上取得天下,难道也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如果秦朝实行仁义之道,陛下又怎么取得天下呢? 你说的有道理。那朕应该如何治理天下呢? 方法就是无为。秦朝因暴政而亡,继起的汉朝要立稳根基,就必须反其道而行之! 刘邦 刘邦 陆贾 陆贾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休养生息:战争或社会大动荡之后,通过减轻人民负担,安定生活,以达到恢复社会经济、稳定统治的政策。 休养:休息调养;生息:增加人口 【想一想】汉高祖为什么要采取休养生息政策? 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体现道家思想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 采取 的措施 ①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 ②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 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 增加农业劳动力 稳定民心, 提高生产积极性 二、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③鼓励民众致力农业生产, ④汉高祖实施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 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重视农业, 轻徭薄赋 1.“兵皆罢归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