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六章 控制燃烧 6.1.1燃烧的条件 情 境 导 入 6.1.1 燃烧的条件 神奇的 “纸锅烧水” 为什么干燥的“纸锅”可以燃烧,而加上水后的“纸锅”就不燃烧呢? 新 课 探 究 6.1.1 燃烧的条件 认识燃烧 空气中燃烧 氧气中燃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燃烧吗? 燃烧需要可燃物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燃烧 实验结论:1.燃烧需要可燃物 可燃物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红磷 可燃物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观察思考:燃烧的条件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铜片上白磷燃烧 水中白磷没有燃烧 水中白磷没有接触氧气 铜片上白磷接触氧气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白磷燃烧 白磷接触氧气燃烧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燃烧 可燃物 实验结论:2.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与氧气接触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 资料:白磷燃烧所需最低温度40℃ 红磷燃烧所需最低温度240℃ 铜片上的白磷达到可燃温度 铜片上的红磷没有达到可燃温度 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燃烧 可燃物 与氧气接触 实验结论: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达到燃烧所需最低温度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观察思考:燃烧条件的定量探究 用氧气传感器来测量木条在密闭容器内燃烧至熄灭过程中,容器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发现当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降到11.7%时,木条燃烧停止了。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观察思考:燃烧条件的定量探究 用蜡烛代替木条及进行上述实验,发现当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降为15.8%时,蜡烛熄灭了。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三 个 条 件 缺 一 不 可 可 燃 物 氧气(空气) 温度达到 可燃物着火点 燃烧 的条件 1.物质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物) 2.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3.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最低温度(着火点) 通过探究我们知道,物质跟氧气发生的燃烧反应必须同时满足如下三个条件才能发生: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某些可燃物在通常状态下的着火点 注意:着火点属于物质的固有性质,一般不能改变。 物质 着火点(℃) 白磷 40 红磷 240 木材 250~330 木炭 320~370 无烟煤 700~750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燃烧通常是指可燃物与_____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氧气 虽然不同可燃物的着火点各不相同,燃烧时产生的现象也不完全一样,但都有氧气参加,并且都会伴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课 堂 小 结 6.1.1 燃烧的条件 燃烧:可燃物与_____发生的一种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氧气 燃烧 的条件 1.物质本身是可燃的(可燃物) 2.可燃物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3.达到可燃物燃烧所需最低温度(着火点)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在空气中敞口放置的一瓶酒精,没有燃烧的原因( ) A.没有达到着火点 B.无水酒精是液态 C.没有与氧气接触 D.无水酒精挥发得快 A 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片上的白磷不燃烧,红磷燃烧 B.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 D.该实验只能得出燃烧需要氧气这一结论 B 单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