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8594

20 第五单元成果展示 鲁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5次 大小:3186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五,单元,成果展示,教版,化学,九年级
  • cover
 第五单元成果展示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12 N:14 O:16 S:32 Ag:108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B ) A.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与反应前煤的质量相等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铁丝质量大 C.100 g水与100 g酒精混合后,质量小于200 g D.1 g 氢气在9 g 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0 g水 2.下列由化学方程式2Hg+O2 2HgO获取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D ) A.反应条件是加热 B.反应物是汞和氧气 C.生成物是氧化汞 D.参加反应的汞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3.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 CH4+2O2 CO2+2H2O 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 A.甲烷加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加水 B.1个甲烷和2个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和2个水 C.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 D.在点燃条件下,1 g CH4和2 g O2生成1 g CO2和2 g H2O 4.敦煌壁画闻名世界。文物专家在修复壁画时,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为PbS+4H2O2=== PbSO4+4X,则物质X的化学式是( B ) A.H2 B.H2O C.H2S D.SO2 5.甲醚被誉为“21世纪的新型清洁、高效燃料”,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可用作公交车燃料。甲醚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错误的是( C ) A.CH3OCH3+3O2 2CO2+3H2O B.丙、丁均为氧化物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D.甲醚的元素组成与乙醇(C2H5OH)相同 6.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的质量/g x 26 2 12 A.反应后甲的质量为13 g B.乙是反应物 C.参加反应的甲和丁的质量比为1∶4 D.物质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7.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丙可能是单质 B.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丙的质量 8.防止金属锈蚀是科研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小明发现金属铜制作的眼镜架,时间久了表面会形成一层绿色的锈渍,其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该锈渍是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反应物除金属铜外,还有①氮气、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水、⑤二氧化硫中的( B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9.取24.8 g 过氧化银)在真空条件下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已知:2Ag2O2  2Ag2O+O2↑,2Ag2O 4Ag+O2↑),共产生3.2 g O2,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各点对应的固体均为纯净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X→Y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Ag2O2 2Ag2O+O2↑ B.Y→Z过程中,物质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C.Z点对应的固体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7∶2 D.Z→W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2.4 g 解析:由题目信息分析可知,X→Y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Ag2O2 2Ag2O+O2↑,故A正确;Y→Z过程中,固体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未发生化学变化,故B正确;Z→W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2Ag2O 4Ag+O2↑,所以Z点对应的固体是氧化银,该物质中银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08×2)∶16=27∶2,故C正确;X→Y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24.8 g-23.2 g=1.6 g,又因整个过程一共产生3.2 g 氧气,故Z→W过程中产生的氧气质量为3.2 g-1.6 g=1.6 g,故D错误。 10.某无色气体含有CH4、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生成的CO2与H2O的质量比为11∶9,该无色气体不可能是( B ) A.CH4 B.CH4、H2分子个数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