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项突破提升(三)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时间:70分钟 满分:8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C:12 N:14 O:16 S:32 Ca:40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1.(3分)下列叙述可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D ) A.5.4 g硫在4.6 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10 g 二氧化硫气体 B.一定质量的冰变成水后体积减小 C.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 mL D.红磷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一定等于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 2.(3分)建立基本的化学观念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B ) A.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 B.32 g S与32 g O2完全反应,生成64 g SO2 C.镁条燃烧后固体质量增加,故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D.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则蜡烛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3.(3分)已知白醋能与鸡蛋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同学们利用内有过滤网的带盖塑料杯,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试剂和装置的总质量为m1,倒立杯子充分反应后称量的总质量为m2,打开杯盖后称量的总质量为m3,三者的关系为m1=m2>m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m1=m2,说明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m1>m3,是因为打开杯盖后气体逸出 C.白醋是否过量不影响验证结果 D.通过该实验可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使用密闭容器 4.(6分)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法。如图所示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醇(CH3OH)的微观模拟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3H2 CH3OH+H2O ,该反应中甲与丙的粒子数目之比为 1∶1 。 (2)构成物质乙的粒子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零 。 5.(6分)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独特的研究方法。请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科学探究可以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的实验中,将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观察到托盘天平的指针 不 (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 图1 (2)如图2所示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化合 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过程Ⅰ表示分子分解成 原子 的过程。 图2 6.(8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为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规律之一。下列实验(部分仪器省略)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填字母序号)。 (2)实验A中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白磷,实验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 大量的白烟 ,放出大量的热;实验中气球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有 平衡装置内外压强 的作用;实验时若白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没有 (填“有”或“没有”)影响。 知识点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7.(3分)化学方程式C+O2 CO2的读法是( D ) A.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碳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C.一个碳原子加一个氧分子等于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D.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8.(3分)在有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X+6H2O,则X的化学式是( C ) A.N2 B.N2O C.NO D.NO2 9.(3分)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表示),与N2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N2O4===3N2+4H2O+2CO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D ) A.C6H7N B.N2H4 C.CH4 D.C2H8N2 10.(3分)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g 5 2.2 16.2 0.9 反应后质量/g a 4.4 8.1 1.8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a=10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Z为化合物 D.反应中Y、W两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