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质量评价(二) 第一~七单元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 C:12 O:16 Si:28 Ca:40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粽子飘香艾草芳”。下列与端午节相关的活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 A.酿黄酒 B.包粽子 C.采艾叶 D.佩香囊 2.下列措施与绿色发展理念不相符的是( B ) A.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C.废旧金属回收利用 D.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和排放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B ) 4.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雨污分流可以保护水资源 B.用水灭火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用淘米水浇花可以节约用水 D.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5.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化学反应除去:4KO2+4CO2+2H2O=== 4KHCO3+3O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B ) A.K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KO-22 B.4个二氧化碳分子:4CO2 C.KHCO3的名称:碳酸钾 D.6个氧原子:3O2 6.下列有关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发出蓝紫色火焰 B.剧烈燃烧、发出红光 C.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烧杯内壁有水雾 7.金属材料顶级期刊刊登了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用于外太空核反应堆的高强韧钼合金的消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钼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钼的原子序数是42 C.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5 g D.钼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54 8.日常安全离不开化学知识。下列有关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B ) A.油锅着火后立即用锅盖盖灭 B.向燃着的酒精炉中直接添加酒精 C.面粉加工厂等场所严禁烟火 D.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9.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B ) A.通过气味区分氮气和氨———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不同的分子的性质不同 B.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物质的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 C.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热水中加入品红变色更快———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 10.卡塔尔世界杯指定用球的芯片传感器产自中国。制取芯片的主要材料是硅,其生产过程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应为2C+SiO2 Si+2CO↑。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2C表示2个碳元素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参加反应的C和SiO2的质量比为2∶1 11.“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物质a作燃料成功完成首次在轨点火实验。物质a完全燃烧的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C.a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 D.反应生成的c、d的质量比为22∶9 12.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C ) A.铁丝燃烧属于化合反应,所以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D.离子是带电的一种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1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硫粉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 区分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C 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比空气中多 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D 检验集气瓶中的气体是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14.没食子酸(化学式为C6H7O5)是世界上最早制得的有机酸,中医常用其治疗流感。明代李梃的《医学入门》中记载了制取没食子酸的方法。下列有关没食子酸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没食子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