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8813

16 第一~三单元综合质量评价(一)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7次 大小:4425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一,单元,综合,质量,评价,人教
  • cover
综合质量评价(一) 第一~三单元 (时间:7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成语涉及的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B ) A.滴水成冰 B.星火燎原 C.积土成山 D.沙里淘金 2.航天服是航天员出舱活动时的重要安全保障,航天服内一定会携带的气体是( A ) A.氧气 B.氢气 C.氖气 D.氩气 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B ) 4.我国第4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在建造时用到了钛合金,已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则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 ) A.22  B.26  C.48  D.70 5.从化学视角看,“烟和雾”“光和焰”是有区别的。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红色火焰,生成黑色固体 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 A.湿衣服被晾干———水分子分解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B.酒精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液柱升高———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过氧化氢溶液可用于消毒而水不能———过氧化氢分子和水分子的构成不同 D.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7.下列符合阴影部分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的是( C ) A.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 B.氧化汞 汞+氧气 C.硫+氧气 二氧化硫 D.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8.铷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可应用于原子钟、卫星导航、计算机通信等。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铷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B.铷原子的中子数是37 C.铷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5.47 g D.铷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5周期 9.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D ) A.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等 D.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构成的,所以由一种物质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0.“思维导图”将学习过程中的碎片知识进行有序整理,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图1所示是某同学整理的“氧气思维导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①处氧气可表示为“O2”或“O” B.②处“物理性质”中可添加“易溶于水” C.③处“用———中可添加“作火箭助燃剂等” D.④处“气体收集”可添加“向下排空气法” 解析:氧气可表示为“O2”,故A项错误;氧气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故B项错误;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故C项正确;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故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项错误。 二、填空题(共18分) 11.(8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如图A所示是两微观粒子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微观粒子 不是 (填“是”或“不是”)同种元素。 (2)如图B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其中x= 15 。 (3)写出粒子C的符号: Mg2+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填字母序号)。 A.N可以表示氮气,也可以表示1个氮原子 B.粒子D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两个电子形成S-2 C.O2-、Na+、Al3+原子核外的电子数均为10 12.(10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永无止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道尔顿最早提出原子的概念并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1897年汤姆孙发现电子并提出“类似西瓜”的原子模型,认为电子就像“西瓜子”一样嵌在带正电荷的“西瓜瓤”中,如今这些观点均是 错误 (填“正确”或“错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