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弘扬优秀家风 第一课时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小 讨 论 我们经常在看影视剧的时候听到“家法伺候”这样的话,那么,“家法伺候”究竟是什么呢?动用家法的依据和目的是什么? 家法伺候:是对违反家法、家规的惩罚方式。 依据:家法、家规、家训等。 目的:维护、培育优秀家风。 优秀家风 家法伺候 第一个内容:了解我国历史上丰富的家训家规 知识点: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它主要表现为家族代代恪守的家训家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 一、什么是家风?及其主要表现 小抢答 你知道哪些有名的家训、家规吗? 活动园:荟萃家风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 五(2班)同学以“荟萃家风”为主题开展学习成果交流活动,分三个小组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学习成果 《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其中很多内容已成为今天家庭教育的座右铭,有些内容对我们小学生的生活也有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 第1组:涵养德行 摘抄《朱子家训》中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名言,并与同学分享感悟 ①名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②感悟:这句名言告诉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优秀家风。 请查阅资料,了解以上修身立志的警句出自哪篇家训,其中蕴含的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①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 ②启示:我们以静思反省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要清心寡欲,使志向明确坚定,要安定清静下来,长期刻苦努力而实现远大理想。 中国古代十大经典家训家规,意味深长,读懂受用一生!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诫子书)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家训) 学业才识,不日进,则日退。(与陶少云书) 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颜氏家训)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钱氏家训)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欧阳永叔集)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包拯家训)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家范) 吾人生于天地之间,只思量做得一个人,是第一义,余事都没要紧。(高氏家训)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子家训) 我国古代有极为丰富的家训家规,其中很多被广为传播,对后人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与妻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1911年4月24日晚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他在《与妻书》中写道:“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在这封绝笔信中,作者委婉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爱。他把家庭幸福、夫妻恩爱和国家前途、人民命运联系在一起。 林觉民的《与妻书》 林觉民的《与妻书》 聂荣臻给父母的信 第三封是解放军战士查茂德于1947年4月28写给妻子的家书。其中写道:“战斗是比不得唱戏,不是开玩笑,是有牺牲的精神才能打垮和消灭敌人。”“就是我牺牲了也是很光荣的,是为革命而牺牲,是有价值。” 查茂德给妻子的信(局部) 小小分享会 请你细细品读这三封家书,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 为国家、为民族不计得失的精神,牺牲个人、献身革命的家国情怀。 在培育良好家风方面,先辈们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