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9278

12 课时分层训练(十) 社会行为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学 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935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课时,分层,训练,社会,行为,科版
  • cover
课时分层训练(十) 社会行为 知识点一 社会行为的特征 1.到了冬季,狼会集群生活,形成一个有“首领”、有“分工”并能利用各种信息交流保持联系的群体。狼群的这种行为属于( C ) A.繁殖行为 B.攻击行为 C.社会行为 D.防御行为 2.下列动物群体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B ) A.狒狒 B.蚊子 C.大象 D.白蚁 解析:狒狒、大象、白蚁都是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它们的行为具备了社会行为的三个重要特征,即一定的组织、明确的分工、森严的等级。蚊子的群体内没有明显的组织、明确的分工,也没有等级次序,因此不具有社会行为。 3.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 ) A.“猴王”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B.小丑鱼躲进海葵避险 C.母鸽哺育幼鸽 D.田鼠在洞内堆放粮食 解析:“猴王”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说明猴群具有一定的组织和严格的等级,猴群具有社会行为。 4.下列几种动物行为的实例中,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D ) A.一只母鸡带领着一群小鸡在寻觅食物 B.两只小狗为争夺一块肉骨头而相互打斗 C.在繁殖季节,荆江中的各种鱼都产卵繁殖后代 D.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解析:一只母鸡带领着一群小鸡在寻觅食物,属于捕食行为。两只小狗为争夺一块肉骨头而相互打斗,属于攻击行为。在繁殖季节,荆江中的各种鱼都产卵繁殖后代,属于繁殖行为。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属于社会行为。 5.在一群狒狒组成的“等级社会”中,对“首领”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B.“首领”优先选择栖息场所 C.成员中年长者为“首领” D.“首领”负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解析:在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根据个体大小、力量强弱、健康状况等形成等级,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优先选择栖息场地,同时具有一定的职责,指挥整个社群的行动。 6.下列关于社会行为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B.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 C.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D.很多同种个体聚集在一起生活 解析:群体内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都属于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不是很多同种个体简单地聚集在一起生活,如一群蝗虫就不具有社会行为。 知识点二 群体中的信息交流 7.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警戒声,以提醒同伴。这种信息交流的方式是( A ) A.声音 B.动作 C.性外激素 D.身体接触 解析:同种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黑长尾猴发现蛇时发出警戒声,通过声音告诉同伴有危险,是通过声音来进行信息交流的。 8.我国部分地区曾发生美国白蛾灾情,为消灭美国白蛾,科研人员对美国白蛾的生活习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干扰美国白蛾个体间的通讯是控制其大量繁殖的一种重要手段。其雌虫招引雄虫利用的是( D ) A.动作 B.舞蹈 C.声音 D.性外激素 解析:蝶蛾类昆虫的雌虫体表的腺体能分泌能挥发的特殊物质来吸引雄虫进行交配,该物质是性外激素。 9.下列这些动物的行为中,都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信息交流作用的是( A ) ①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 ②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③蜜蜂发现蜜源时的舞蹈 ④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⑤遇到猎豹追捕,瞪羚会急转弯 ⑥蚂蚁相互碰触角 A.②③⑥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①②③ 10.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A ) A.飞蛾扑向光源 B.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C.老虎在领地边缘撒尿 D.猴首领发现敌情发声警告 解析:飞蛾扑向光源,体现了昆虫的趋光性,不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昆虫分泌性外激素是为了吸引异性前来交配产卵,老虎在领地边缘撒尿,是界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