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程,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付出与收获。以下历史事件和历史意义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序号 历史事件 历史意义 ①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人民从此有了主心骨 ②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政治条件,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 ③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④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召开 标志着我国已经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各族人民走进团结奋斗、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时代 2.习近平指出,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地揭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②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③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道路 ④中国共产党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下列语句体现的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相符合的是( ) ①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②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某市加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要求人大代表定期来联络站,向广大群众作述职报告,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实现了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的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该市上述措施有利于( ) ①畅通人大代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②增加人大代表的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③强化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为民履职尽责 ④突出人大代表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习近平总书记就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十六个字的要求,即“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下列对此要求理解正确的是( ) ①领导立法———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 ②保证执法———党与执法机关以宪法和法律作为行为准则,共同行使行政执法权 ③支持司法———党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健全司法权力的制度安排 ④带头守法———全体公民普遍增强法律意识,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我国组建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监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监察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阻碍或者干涉监察人员依法执行职务。这有利于( ) ①有效惩治和防范腐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②扩大监察机关司法权限,提升治国理政能力 ③监察委员会与人民代表大会相互监督,防止滥用权力 ④健全监督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西藏自治区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工程,将边民脱贫致富和守边固边相结合,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加快边境地区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工程( ) ①是少数民族实现当家作主的制度保证 ②是振兴边疆、维护国家统一的根本举措 ③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④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A.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