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919812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4 自由落体运动 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26次 大小:7676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5-2026,学年,人教,2019,必修,一册
  • cover
第2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4节 自由落体运动 授课时间:_____ 授课班级:_____ 课标与教材分析: 根据2017年版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要求学生通过实验,认识自由落体规律。结合物理学史的相关内容,认识物理实验和科学推理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的知识后编排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通过对自由落体这种常见的,特殊的运动的研究一方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也加强了课本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通过在授课过程中讲授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科学方法,为以后研究比较复杂的运动规律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是本章知识的复习课,培养学生思维的研究课,联系生活的应用课,也是后面课程的知识准备的垫底课。所以本节课在本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并会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归纳出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培养分析、推理、综合的能力。 【科学探究】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 【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自由落体运动的概念及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解决实际问题;自由落体运动逐差法求加速度。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一、课堂引入 1.设疑激趣,引出课题。 提问学生站在高层建筑物上,让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哪个物体下落得快,激发学生兴趣。 (1)演示实验:在教室内拿两张同样大小的纸,将其中一张揉成一个团。让纸团和另一张纸在同样的高度落下,看看哪一个下落得快 (2)结合实验及生活中的经验,讨论:什么因素影响物体下落的快慢?(影响落体运动快慢的因素可能是空气阻力的作用。) (3)穿越千年的对话: 物体下落的运动是司空见惯的,但人类对它的认识却经历了差不多两千年的时间。最早研究这个问题的,大概要算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了。 将石头和树叶同时释放,由实验可以看到石头下落得非常快,重的物体下落快的现象,在生活中还有很多例子,所以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跟它的轻重有关,重的物体下落得快。 思考与讨论 从生活的例子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借助名人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动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二、新课讲授 一、自由落体运动 伽利略认为,根据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下落得快”的论断,会推出相互矛盾的结论。 例如,假定一块大石头的下落速度为8,一块小石头的下落速度为4,当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时,大石头会被小石头拖着而变慢,整个物体的下落速度应该小于8; 但是,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后,整个物体比大石头要重,因此整个物体下落的速度应该比8还要大。 这种相互矛盾的结论,说明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下落得快”的看法是错误的。 问题1: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的情况到底怎样?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比较精细的实验,仔细研究一下。 实验: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的研究 甲,一个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也称牛顿管),其中一端有一个开关,玻璃管可以与外界相通。把质量不相同的铁片和羽毛放到玻璃管中,玻璃管竖直放置,让铁片和羽毛从玻璃管上方同时开始下落,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 乙,把玻璃管里的空气抽出去,再次观察物体下落的情况。通过多媒体课件动图展示:两种情况下的动图。 结论:轻的物体和重的物体下落得同样快。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所以看到物体下落的快慢不同,是因为空气阻力的影响。如果没有空气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